◎洛风 今年毕业刚在政府机关入职的师妹有些迷茫,说是入职没多久就被部门负责人叫去办公室“谈心”,提了一个听着很中肯的意见,说她的书卷气太浓,因为是“三门(家门、校门、机关门)干部”,所以也难免,但以后工作中还是要注意,工作与学习毕竟不同,不可过于书生气。 师妹身材纤细,一副半框眼镜遮住了眉目的清秀,使整个脸庞更显温和,是个能让人一眼判断出其乖巧、顺从性格的女孩,而其所在单位要经常与群众打交道接触。为了更好地“接地气”,好学上进的师妹下班后立马找我探讨“去书卷气”的若干种方法。师妹显然有备而来,已经填写了好几种答案,比如多去人多的地方走走、多与没有书卷气的人交流、少花一些时间看书…… 原本是她让我来解疑,却不料让我更加困惑:我们在学校学习那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培养那看不到摸不着的“书卷气”吗?而今出了学校就要去书卷气? 什么是书卷气?北大教授曹文轩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最值得赞美、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我认为一个人坐在那里阅读的姿态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姿态,不论是坐在桌子前,还是很休闲地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都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我们常常说,某人有书卷气,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里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 在我看来,书卷气是一种迷人的优雅,可化浊俗为清雅,转奢华为单薄,变促狭为开阔,消偏激为平和,它与静气、秀气、灵气、自在气、文明气、富足气、高贵气、泱泱大气同消同长,与傲气、娇气、霸气、激愤气、粗俗气、痞子气、卑微气、小市民气此消彼长。 不读书,何来书卷气?在浩瀚无际的书海里,默默熏陶古人的逸飞豪情、横溢才华、博大胸怀、高尚人格,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或者酣畅俊逸,或者雄阔典雅,纷至沓来,尽揽于怀。积累到一定程度,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书带着我们神游宇宙,上天、入地、走四方;书带着我们看遍悲欢离合,享尽侠骨柔情。优秀的书籍作品,可以在寒冷的冬天送来温暖,在炎热的夏季泼洒凉爽,给我们带来充实、睿智、谦和与博大。于是原本短暂的生命,在书本带领指引下,似乎思接千里、加长加深了;原本有限的视野,在作者描述指点下,似乎视通万里、宽阔精彩了。 会读书,还要善读书。就一本书而言,善读不善读也有不同的结果。署清令阳湖张安溪评价《聊斋》一书时说:“善读之令人胆壮,不善读之令人入魔。”如何善读?清代学者汪琬在《尧峰文钞》中说,“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要“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明代哲学家王夫之对善读的理解是“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之神之用也”。现当代作家林语堂也说过:善读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施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与曾国藩的“善读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异曲同工。即书外与书内相结合,从无字句处读书。此外,茅盾的“追本溯源”、钱钟书的“取长补短”、冯友兰的“知音解味”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令人担忧的是,当前,不知是什么原因,很多人开始将“书卷气”也纳入贬义词行列,认为一个人书卷气太浓,就必然是书呆子,读书读得傻了,人情世故不通透。很多年轻人被告知,书卷气太浓会导致思维太死板、固执而不灵活,在社会上吃不开,甚至连谈恋爱都会受影响。于是在浮躁而喧嚣的社会里,书卷气逐渐成为一种较为稀缺的资源,充斥和展现更多的却是腐气、野气、痞气、戾气、霸气、娇气、媚气、官气、贵气、市侩气、骄奢气……更令人担忧的是,极少有人觉得这样不对,毕业的大学生如这个师妹都争先恐后地想要脱离“书卷气”,变为一个“书卷气不那么浓”的社会人。问题究竟出在“书卷气”上面,还是因为我们对书卷气的认识有偏、功利心过大? 书卷气本身就没法满足较大的功利心,它的获取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沉淀,而且是内敛不外显的,不像我们换一件衣服、换一个发型那般能够立竿见影、快速实现。而它的展现注定更加急不来,是一种厚积薄发式的,在特定的时机才能很自然地展现,否则只会变成舞文弄墨、弄巧成拙。我们在学校的学生生涯所积蓄的书卷气不是太浓,而是太少,所以尚未达到曾国藩、林语堂“从无字句处读书”的较高境界,尚未真正领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真正含义。 于是,一知半解的我向困惑师妹建议,不要想着“去书卷气”,而要思考怎样让“书卷气”更加浓郁,浓郁到领导认可、同事喜欢、工作优秀、关系和谐。我们要做的不是不读书,而是更有意识地去选择一些我们本身薄弱的书籍学习,同时有意识地培养“爱读”、“善读”的良好习惯。 我不知道师妹是否真正听进去了。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毕竟我也正在尝试不断加深书卷气的探索之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