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滕华 通讯员 毛一波 欧阳媛菲 为了挂失一张工资卡,2天跑了8次银行;为了给女儿做她最爱吃的芋艿,家里存了好几袋;一套住房,今天说要给儿子,明天又说要留给女儿,结果闹得两个孩子都不开心……这些故事,都不是笑话,而是辛酸的现实:因为他们失智了。 9月21日是国际失智症日,又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世界老年痴呆日。据统计,宁波市目前有约5.5万名失智老人。今天,在试运行近一年之后,“寻智吧”失智老人关爱工作室在海曙区新芝社区正式开张。 现状 挂失工资卡2天跑8次银行 女儿爱吃的芋艿买了又买 周阿婆今年80岁,常年独居,近两年发现患有中度脑萎缩。“最大特点就是健忘,一会儿工资卡忘了,一会儿身份证找不到了,一会儿钥匙又丢了……几乎每个星期就会来居委会寻求帮忙。”新芝社区社工王梓莹对周阿婆印象深刻。 去年11月,“寻智吧”失智老人关爱俱乐部的志愿者们开始上门为周阿婆“点对点”服务。有一次,周阿婆跟俱乐部的负责人谢雅娟说,我的工资卡掉了,你陪我去挂失一下吧。谢雅娟说,才刚走到银行,人家保安就直打招呼,说:“阿婆你怎么又来了?”原来,这已经是2天时间里,周阿婆来的第8趟了,银行保安早认得她了。“有时说自己挂失凭证丢了,有时是身份证找不到,有时是取卡时间还没到……反正就这样白白跑了一趟又一趟。” 最后,在挂失3天后,谢雅娟再次陪同周阿婆去了银行,终于取回了工资卡。 高阿婆今年83岁,也是居住在新芝社区里的一位独居老人。她有两个女儿,孩子们基本每星期来看望她一次,给500元生活费,短坐聊聊,偶尔会留下来吃饭。 “你们给我大女儿打打电话吧,钱不够用了。”去年,高阿婆不时会来社区寻求帮忙。她自己不是有电话吗?“我不打,打了她会不接的。”开始社区还会真的打电话联系,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高阿婆“撒娇”的伎俩,想要女儿回来看看她。“其实我们和她女儿联系过,周围邻居也可以作证,女儿可能才来看过她就忘了。” 谢雅娟发现,高阿婆虽然一个人在家,但时常会做满桌的饭菜,墙角的芋艿,堆了好几袋。“一问才知道,高阿婆老是记错哪天女儿要来看她,所以特地做得多一点。油渣芋艿女儿最爱吃,芋艿买了又忘,忘了又买……” 公益 首批服务的失智老人都是独居者 王梓莹告诉记者,新芝社区共有近6800名居民,60岁以上老人占22%,老龄化较严重。经过初步摸排,社区约有50名失智老人,他们选择了其中的10人作为首批试点服务对象。10人中,女性8人,男性2人,年龄普遍在80岁左右,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全是独居。这些失智老人大多不爱走出家门,缺少和邻居朋友的交流,慢慢地就在自闭的环境里变得越来越沉默。 “我们每周上门一次,能明显感到他们的热情和需求。从不认识到渐渐熟悉,现在收获了不少信任,能讲很多知心的话。”陪聊、手指操、益智游戏,为老人建立档案,这些都是谢雅娟为失智老人们做的日常工作。她所在的失智老人关爱俱乐部共有12名志愿者,清一色的女将,平均年龄62岁左右,是一群热心的退休阿姨。她们在上岗前全都经过了系统的培训,包括看护技能、心理辅导以及康复训练等,就是希望更专业地帮助失智老人。 据介绍,海曙区失智老人有近2000名。去年底,海曙成立了“失智不失爱,失智关怀社工行”公益项目,并在新芝社区、永丰社区和澄浪社区试点。目前,该项目正向海曙8个街道进行推广。 呼吁 子女应对老人更多精神关爱 据报道,目前全球有约3600万名失智症患者。调查显示,宁波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失智症患病率接近5%,失智老人已超过5.5万人。 “老人们大多很自觉,不愿去打扰子女的生活。毕竟,他们的子女这时也五六十岁了,上有老下有小,要承担各自家庭的压力。但恰恰是老人们的这份体谅,让我们既感动又羞愧。”王梓莹在社区一线为老人服务,每个月总能接到三五例来自失智老人的求助,几乎件件都和老人们的子女相关。“他们这一代人本来所接收到的精神关爱就少,现在老了还独居,失智之后如果不及时介入,以后势必失能,所以子女们有必要随时观察、提前介入。” 宁波市心理援助协会心理咨询师何婉玲介绍说,老年失智症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它往往呈现慢性进行性发展,先引起脑功能紊乱,进而出现种种失智症状,最常见的有记忆力减退、语言困难、性情改变等。当长辈记忆变差,甚至无法描述事情、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想要做的事时,这些都可能是失智的前兆,需要及时发现和预防。“除了家人的陪伴,让老年人多参加社区益智益脑健身活动,能有针对性地预防失智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