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漂流 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401班 小记者 吴泽成(证号1505416) 暑假的时候,我和两位叔叔一起去漂流。 我在叔叔的指导下穿好救生衣,戴好安全帽,三个人坐上了皮艇,漂流就开始了。漂流的上半程,水流比较缓慢。下半程时,工作人员提醒我们遇到急流或下滑时,要抓紧皮艇上的绳索。我有点紧张。李叔叔马上安慰我:“男子汉,这点小危险怕什么,我们两位叔叔也会保护你的!”听他们这么讲,我感觉不太害怕了。 下半程的水流果然急了很多,皮艇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的,撞上石头后又颠三倒四地转个不停。我吓得尖叫不已,双手紧紧地拉着皮艇上的绳索。在一个急流过后,我们的皮艇里灌满了水。为减轻皮艇的重量,我们只能用安全帽当水桶,不停往外舀水。我发现其他皮艇上的游客也这样在做。 我想这次漂流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让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了一回,真开心!指导老师 吴军英 心惊胆颤的过山车 江北区中心小学602班小记者 汤懿轩(证号1500095) “啊———”头顶上传来一阵又一阵惊恐未定的叫声,一辆坐着40人的过山车,在铁轨上急速前进…… “下一批!”眼看就要轮到我和同学了,我的心怦怦直跳,犹豫不决:去?还是不去?去吧!反正就一分钟,熬也可以熬过去的!同行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向前涌,“走啰!”我按捺住砰砰直跳的小心脏,装模作样地喊着。“咔嚓、咔嚓”,车子像一条巨虫,慢慢地向上“爬”。突然,只听“嗖”的一声,一阵风像一个魔鬼迎面扑来,一种怪异感使我睁开了眼睛。“啊!”我惊叫一声,感觉全身血液都在倒流。一会儿,一个急刹车把我从“魔鬼”手中“救”了出来。 下了车,我觉得全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心里满是兴奋和痛快———我不怕过山车了! 给小丑贴鼻子 江北区惠贞书院306班小记者 吴俊言(证号1515493) 上课了,毛老师在黑板上贴了一张小丑的画,同学们一看就乐了。美中不足的是,它少了一个鼻子。毛老师像变戏法似的摸出一块蓝色的吸铁石,笑眯眯地说:“谁愿意给小丑贴上鼻子呀?” 这下教室里沸腾起来,大家把手举得老高,个个跃跃欲试。没想到,我成了第一个幸运儿。毛老师替我戴上眼罩,左三圈、右三圈,把我转得晕头转向。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在等待着。我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向前走,可是没走几步,就撞上了桌子,同学们咯咯地笑起来。我定了定神,调整方向后继续向前摸去。终于来到黑板前,同学们又七嘴八舌地指挥起来:“往左,往右……”我听得更加稀里糊涂了。不管了,我毫不犹豫地把“鼻子”贴了上去,全班顿时哄堂大笑。 我急忙摘下眼罩一看,啊,我竟然把“鼻子”贴到小丑的屁股上啦。指导老师 毛瑞珍 中秋做绿豆糕 江东实验小学樱花校区二(2)班小记者 赵阳(证号1501916) 星期天的清早,我一起床,就听外婆说:“阳阳,中秋节快到了,我们做绿豆糕吃好不好?”“好啊!”我开心地答应道。 在外婆的指导下,我先在面盆里放了些绿豆粉,然后倒了一勺油和一勺糖,再倒一勺水。接着,用橡皮刮刀搅拌起来。搅拌完毕后,用手把搅拌好的绿豆粉捏成一个长柱,搓成团,又分成四份,再凿一个坑,将红豆沙馅放入小坑里,再揉。最后把它们放入盘子里,撒上干面粉,再放到模具里,出来的就是绿豆糕了!一个又一个绿豆糕在我的手中诞生了,我把它们排得整整齐齐的,很快就满满一盘了。 原来,做绿豆糕一点都不难啊!我要做好多好多绿豆糕,送给家人当中秋礼物。指导老师 任珊 窃听记 江东区中心小学501班 小记者 张一鲲(证号1503128) 有一天,老妈给我下载了一个软件,叫“喜马拉雅听书”,我爱不释手,听得如痴如醉。老妈看我有上瘾的趋势,立刻规定:睡前只能听三个章节! 到了晚上,听完规定的三个故事,我心里痒痒的,痒得我根本睡不着觉。我心想:再听一个吧!于是,我偷偷地爬下床,蹑手蹑脚地来到房门前,听听动静。咦,外婆在看电视,老爸在楼上,老妈在洗澡。“好机会!”我马上开始听第四章节。我用一个耳朵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竖起另一个耳朵,像雷达一样搜索着门外的声响,心里不断地默念:老妈,你洗慢点。当我听到第五个章节时,不好,老妈来查岗了!我急忙关掉IPAD,装出一副早已熟睡的模样,竟然蒙混过关了。 当然,我这种三脚猫的功夫没几天就被识破了,我的窃听记就这样可怜巴巴地画上了句号。 指导老师 徐水萍 晨 曲 宁波市实验小学602班 小记者 颜诗颖(证号1504613) “滴滴滴———滴滴滴———”清脆的闹铃声划破早晨的恬静,也奏响了《晨曲》的引子。 “宝贝,醒醒,该起床了!”妈妈急促又亲切的声音让我从睡梦中醒来。我睁开双眼,阳台外有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召唤着我跟它们一起合奏。我起床,“窸窸窣窣”那是我穿衣服的声音;“唰唰噗噗”那是我刷牙的声音;“滴滴答答”那是我洗脸的声音;“哧扑哧扑”那是我吃早餐的声音。和弦声中,我们奏完了《晨曲》的第一篇章。 汽车平稳地驶在热闹的马路上,我坐在车上,用心聆听《晨曲》的第二乐章。“呼呼哧哧”那应该是一辆着急的小轿车;“嘟嘟滴滴”那应该是一辆带着小孩的电瓶车;“啪嗒啪嗒”那应该是走路上班的绿色出行者轻松又有弹性的脚板与大地的互动。噢,还有我在汽车里放的轻音乐,各种音符在其中跳跃,为《晨曲》的第二篇章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校门口,我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有露水和花草的气息。伴着《晨曲》第三乐章,我走进了校园。先听到的是门口值周老师和同学礼貌的问候声,接着听到教学楼里传来同学们整齐的琅琅书声。这声音,唱出了校园的美景,也唱出了优良校风。 轻快的上课铃声成了《晨曲》的结束段。虽然《晨曲》已经结束,但我会把这美妙的声音留在心里,让自己的这一天,都美美的、甜甜的、乐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