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地理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0月04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曾有书院誉岐山

  □冯炜达

  说起书院,人们自然会想到白鹿洞书院、岳鹿书院等中国古代那些著名的书院。古代的书院,作为一种学术和教育相结合的文化机构,具有传播儒家文化、培养学术人才、开展学术研究、刊印和收藏各种经典文献等功能。

  在鄞州的瞻岐,曾经有过一座远近闻名的岐山书院。

  打开泛黄的史书,拂去时空的尘埃,记忆的影像由模糊之中才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

  清道光初年,瞻岐乡贤周召,看上了瞻岐的“高山大壑,蔚然深秀”。一次,他与乡里好友谢琏谈起书院兴废之事曾感慨万端:“吾鄞自宋迄明有书院九,其时人材茂美,忠义轶群。今虽止留月湖(书院)一所,而遗泽所渐文物甲于六邑。岐山滨海能复承月湖(书院)之后,而开其先声,使近年作者又不一焉,岂非盛事也哉?”

  为此,周召曾登门拜访当地名士胡淡生。胡淡生所居之处可谓“山明水秀,竹木交荫,一洗嚣尘之气”,那种超凡脱俗的居处与主人的学识和人品相得益彰,给周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道光二年(1822年),周召、谢琏“率诸同志捐资”兴建岐山书院。此举不仅得到了当地道、府、县等部门的募捐,还得到了“乡中有力者”的积极响应,“置田二百余亩”作为书院常年的教育和管理经费,并“蠲田为修脯膏火资者百数十亩”,以免书院的后顾之忧,使岐山书院“可垂久远矣”。其中“蠲”即为“捐”,“膏火资者”即作为书院发给学员的津贴。因岐山书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学术型的书院,而是一所义学,即类似于民办的慈善学校。所以,当时招收的学员中有许多贫寒之家的子弟,连生活都困难,又如何交得起学费?故由书院发“膏火”之费,以振兴教育,培养人才。

  于是,在同治《鄞县志》上便有了这样的记载:“岐山书院,在县东十一都二图瞻岐。道光三年里人周召、谢琏等捐建,置田二百余亩。”

  岐山书院由胡淡生主教,以培养学童成才。初建时的岐山书院,呈三进五开间宽面。距书院大门二十余步之遥是一座水池,碧波如镜,鱼翔浅底。水池的“左右夹两廊屋为生徒肄业所”。进入书院大门,迎面便是一方照壁,有“主敬存诚”四个大字,这是岐山书院为学之本。绕过照壁,依次便是厅堂和讲堂。讲堂前的正上方悬挂着“敬业堂”三字的金字匾额,为鄞县知县所题。讲堂“后楼为文昌阁”,后又增建“魁星阁”。

  鄞县县学教谕徐建为书院所撰的楹联为:“沙塘地开基,放眼青山,拱合回环钟秀气;岐头洋在望,荡胸沧海,掀腾空阔助文澜。”一副楹联,廖廖三十二字,不但点出了岐山书院所座落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而且写出了创办者“凭海临风助文澜”的激情与豪气。当人们登楼以望,岐山书院北枕棋岩,南襟蛟海。“海之外为球山,海之内为牛礁,而且插于东者曰‘凤山’,如旂卓然;列于西者,曰‘马冈’,如卫纵然。迤西之尽处曰‘青端山’,如鼓然。稍南者,曰‘沙篷’,如印然。横于南者,曰‘横塘’,如敕诰然;迤东曰‘荷塘’,如镜然”。楼之北面叫“魁洞岩”,每当“春夏水涨,溪流潺潺,如松涛然”。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岐山书院只是古籍中的一种描述和记忆了。据悉,有关方面有意重建岐山书院,这倒是一件令人欣慰的好事,足以使人“助文澜而增诗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