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微虚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拆 迁

  □知 秋

  今天,是王大妈最高兴的日子,她住的老房子要拆迁了。她在街道办事处第一个签了收购合同,两年后就可以住新房了。王大妈眉开眼笑,喜滋滋地回家了。

  王大妈在这套房子里住了三十多年了。想起刚搬家的那会儿,那个地段都是平房,就造了那么几幢楼房,引来了多少羡慕的目光。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的房子越造越多,越造越高。在林立的高楼中,那房子深陷其中,显得那样低矮、陈旧。那房子楼道无铁门把守,谁都可以上楼,你看那楼梯的墙上、地上,各种广告纸铺天盖地。

  最烦人的还是那些卖东西的,直接上门推销。有一次有个卖刀具的,拿着明晃晃的刀,问王大妈是否要买,吓得大妈赶紧关门。从此后,大妈家装了防盗门,无论谁来敲门,都不开门,只从防盗窗向外张望着。那房子地势低洼,这些年,经常发大水,王大妈家住一楼,椅子板凳都浮起来,要不是床脚垫了砖,那水会把席梦思都淹没。小区内一片汪洋,不能出去,那饭还是居委会主任划着皮艇送来的。市长还来王大妈家视察灾情,这让王大妈很感动。

  王大妈想着往事,一会儿就到了家。这门一开,墙壁的石灰就往下掉。这家还像家吗?水管漏了,地面裂了,门、窗都关不住。前年,家门口的地底下,建起了地铁站,那更是雪上加霜,房子倾斜更加严重,工地的转机一动,房子都摇,这危房不能住了。前些天,居民与街道干部一起去地铁公司交涉,几经周折,终于与地铁公司达成了收购协议。下个月就要搬迁,再也不用过那胆颤心惊的日子了。

  王大妈是个心急人,马上就去租房子。看了好几个小区,终于租到了满意的房子。只是房子比原先的小些,大妈把家里的东西清理一遍,把该扔的东西都扔了,把比较好的送给了一些农民工。

  可是,一周后,主任在会上宣布:因少数居民在一星期内未签订收购协议,本次收购终止,谢谢已签约的居民的大力支持。这简直是晴天霹雳,王大妈惊呆了!收购合同签了,房子租了,定金也付了,东西打包送人了,可收购终止了?原以为这么简单的事情,平时大家不是都盼着拆迁吗?可如今这又怎么了?王大妈真的想不通。这时,又听街道主任说还有十几户人家不愿签订合同,除了极少数确实有点困难外,大多数都是在每年发大水中吵得最凶要求拆迁的,这次却不肯签合同。“原来这些人想敲竹杠,那你们也不能姑息迁就吧!”居民们说。可是,街道主任回答说:“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已经进行了劝说,可是他们不听,总不能强按牛头硬饮水吧……” 

  就这么散会了,王大妈真是气啊!如今的干部,太不像话了。哪像过去。想自己当干部时,那时计划生育有多难,不是自己挨家挨户去苦口婆心地做工作,才得以完成任务呀。现在倒好,就去劝导了一次,就打退堂鼓。王大妈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第二天,王大妈一大早就起床了,早饭后约了七八个邻居到街道办事处,可是街道主任避而不见,其他工作人员也爱理不理。后来,又去了两次,工作人员还是这个态度。这可把王大妈气坏了,我们这些老人专程来找你们,可是你们却视而不见,是不是以为我们这些老人好欺负呀!可是,谁叫住在这里都是七老八十岁的人呢?王大妈想,要不叫儿子写一封信给市长,去年市长还来过我家呢!

  王大妈马上打电话给儿子,让儿子写一封给市长的信,告诉市长拆迁的实情。作为街道干部,他们不顾居民疾苦,不顾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做事情半途而废,作为人们公仆是不是可以这样?他们是怎样走群众路线的?让市长给评评理。当然了,这是王大妈原话。儿子写得比王大妈委婉得多了。王大妈想想也是,客气点好。王大妈准备叫老人们签名,然后就把信送到市长办公室。

  第二天晚上9点多,王大妈去公园散步回家,看见街道主任从一楼那户“钉子户”人家出来,感觉很好奇,连忙上去打招呼,问主任在干什么,难道在劝他们搬迁?主任的嘴巴马上作“嘘”状,叫王大妈不要声张,然后回答说“是的”。

  “那你们为什么说本次收购终止了呢?”

  主任说:“那是给这些‘钉子户’增加些压力,是因为他们的不配合才影响了你们的拆迁,让他们感到自责。其次,你们居民也会自动去劝他们搬迁,这样更能形成一股合力……”

  王大妈恍然大悟,街道主任会真是用心良苦。回到家,王大妈拿起那封给市长的信,马上锁进抽屉里。

  十天后,房子拆迁有关事项顺利完成,王大妈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