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烨 通讯员 吴旻 “花了一个星期,让70多个朋友帮忙砍价,好不容易把6000多元的苹果手机砍到了500元,眼瞅着很快就能‘0元购机’了,没想到活动链接打不开了,随后还收到了诈骗短信。”昨天,市民娜娜向本报新闻热线87777777这样倾诉。她说,虽然最后没造成财产损失,但让那么多人帮忙,到头来是个骗局,她觉得很丢脸也很恼火。 砍到只剩下500元,链接打不开了 10月16日晚,娜娜正与微信妈妈群里的小伙伴们热烈地讨论着育儿经,一个砍价链接跳了出来。娜娜说,妈妈群里的网友来自全国各地,发链接的这位是浙江金华人。对方说她参加了一个“手机0元购”的砍价活动,希望大伙儿能帮她砍砍价,只要最后砍到0元,就能免费获得一部苹果6S。 “反正也就是动动手指的事儿,我就打开了链接。”娜娜回忆,当时打开的活动页面上显示,已有十几个人帮忙砍价,当时砍价后的价格好像是4000多元。“我点击了页面上‘帮砍一刀’的按钮,随即跳出一个窗口,让我填写姓名和电话。”娜娜说,她砍掉了200多元,群里还有不少妈妈帮忙砍,但基本上都只能砍掉100元。为此,她还有些得意。 6000多元的手机,砍到0元就免费送。娜娜说,她当时并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是几天后姐夫在微信里晒的一条朋友圈让她动了心。原来,姐夫参与了平衡车的砍价活动,最后真的免费收到了一辆平衡车。 既然这样的活动是真实的,何不试试呢?之后的一个礼拜里,娜娜在微信里忙活开了。起初,每个人平均能帮她砍掉100元,但等到手机总价只剩下1000元时,每个人就只能砍2、3元,更有甚者砍出了几分钱。“我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但都砍到这份上了,怎么也得看看结果啊。”娜娜说,砍到500元时链接就打不开了,随后还收到了几条诈骗短信,后来听帮忙砍价的朋友说,他们中也有好几个人收到过。 娜娜说,当时只顾着让朋友砍价了,现在回想起来,活动页面上好像确实没有商家的详细信息。“这估计是骗子套取个人信息的一种方式。” 大部分人不会参与,但愿意帮忙砍价 所谓微信砍价,就是由主办方发起活动,网友在微信里转发活动链接,邀请微信圈里的朋友帮忙砍价。砍价的商品有几千元的手机、空气净化器,也有百余元的儿童手表、平衡车等。 昨天,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微信砍价”,发现跳出来的新闻页面多与骗局有关。 与娜娜有同样遭遇的是一位长春的刘女士,她参与了儿童定位手表的砍价活动,最后砍到只剩下3元,活动链接打不开了。四川南充的一位网友贾莉前几天在微信上忙着让朋友砍价,最后确实砍到了0元,刷到了免费领取的页面,但点击页面无法打开,随后她收到了几条要求汇款的诈骗短信。 还有福州的90后姑娘小翁,她参与的手机砍价活动是指砍到4300元,就能以这个价格购买。第一次砍价成功后,小翁真的收到了手机。确信活动真实性的她在朋友圈里吆喝起来,并帮没开通微信支付的亲朋好友垫付了18部手机的款项,近8万元,可再也没收到过手机。 微信里转发的砍价活动,你会参与吗?记者询问了身边的朋友,大部分人表示不会参与,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也有人表示愿意尝试一下,万一是真的呢? 活动链接有真有假,不去点就对了 “如果不涉及金钱损失,在法律上并不能构成诈骗。”浙江红邦律师事务所的李律师告诉记者,有一些商家确实有推广产品的目的,可能就会通过砍价活动或其他优惠方式吸引消费者关注,这就需要消费者有甄别的能力。 镇海检察院秦检察官认为,微信砍价多是商家网络营销的一种方式,有的是为了产品营销宣传,有的是为了增加粉丝量,有的则是为了骗取个人信息或钱财。这类活动链接有真有假,有些甚至是有病毒植入的。保险的做法,不去点链接就对了。 秦检察官表示,市民要留心的是,活动页面上是否有主办方的信息,如果没有,肯定是有问题的,如果有,要分析一下活动的优惠力度或奖品的投放力度是否是这样的主办方有能力支撑的。如果参与这类活动需要填写个人信息,一定要长心眼。现在很多人都用微信绑定了银行卡,这也会让骗子有机可趁。 采访中,警方的提醒是,市民不要随意转发类似微信砍价这样的网络链接。因为微信用户并不实名,在对类似案件进行调查时,取证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12315消费者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则表示,针对参与微信砍价而发生的纠纷事件,如果活动链接上主办方的信息不详,是很难维权的。遇到类似情况,从保护消费者权益角度考虑,建议慎重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