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晓旻 临水而居。听着木船摇橹的欸乃声唤醒睡梦,划开水面上晨雾中的霞光;伸个懒腰推开古老的木窗,看邻居陆续端着脸盆相互问好;听小巷里“豆浆油条”的叫卖声次第响起,水乡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是照片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门口西塘河边的平常一天。 拍摄这张照片的陈曙皓告诉记者:“就是觉得这个地方太美了,所以特意赶了早,站在万安桥往东的方向拍的。”沿着船只前进的方向就是西门口。西门口历史上叫做望京门,是古代宁波城的六座城门之一。望京门还是大运河的“见证者”之一:宁波是大运河的终点,最后一段河道就是大西坝经高桥,沿西塘河到西门口。该城门设有一水关,可使月湖与西塘河连通。历史上有许多官员包括京城来的官船经由西塘河从西门口进宁波城。西塘河因为地位重要又称为“官塘河”,是当年的国道。 那时出了西门外,到万安桥一带就是城郊接合部,但是基本上还是城里人居住,包括那些依水而居的人们,因为当时的农村劳动力还没有怎么流动。宁波西塘河上一连有好几座古桥,名气较大的有望春桥、新桥、永济桥、高桥和大卿桥等,为保证扬帆鼓篷的官船能在官塘河这通往京城的“国道”上畅行无阻,官塘河上的桥全是清一色的高拱圆洞桥。图片上远处的应该是大卿桥,可惜已不是当年的圆拱桥了———据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通车方便,包括手拉车等车辆,从有台阶的拱桥改建成了平直的便桥。 其实,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塘河还是宁波内河运输的要道,城里和农村的蔬菜粮食运输主要靠河运,鄞州丰富的物产从这里运进城里。尤其望春桥更是一个“交通中转站”,从附近农村来的船只都聚集在这里,整船的蔬菜、瓜果在此交易。载人的航船也在这个码头停泊转运,从城里去西边高桥、白鹤、深溪等地。陈曙皓说:“平常来往的船只可多了。我是为了画面好看就只拍一艘船的景象。” 如今,大卿桥下的西塘河已从历史中的喧闹步入现实的沉寂。随着市区扩大,原来沿西塘河北岸的西郊路早已成为中山西路延伸段,依水而居的人们搬进了楼房。随着中山路的拓宽,大卿桥也于1991年被改建成十米宽的水泥梁桥,桥下的水面已然窄了许多,据说旧时的西塘河宽30米。现在,这儿又修建了地铁。大卿桥对大多数市民来说只剩下一个地名的概念,据说大卿桥这个名字是明朝时候为了纪念当地一位敢于主持公道的大理寺少卿而起的。 水乡的风景已经成为远去的记忆,但历史的痕迹不应该就此消逝。真实的老宁波历史就写在城市小巷弄堂里的青石板路上,刻在古老石桥风化的护栏上,藏在短短一截古城墙的残垣断壁里,抑或沉默在那一湾绵延千年的河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