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淑芳在养殖场指导农户。 通讯员 蒋曼儒 摄 |
□记者 张寅 通讯员 罗旋 “看到家畜健康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看到养殖户脸上的笑容,我心里就踏实……”在象山,有一位女兽医,29年扎根农村,业务精湛。她叫陈淑芳,是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站长,县劳模、省三八红旗手,还是一个始终把养殖户放在心上的好人。无论是进猪舍,入鸡棚,只要养殖户有需求,她随叫随到。 养猪场栏舍上写着“陈师傅好人” 鼻子上架着一幅黑框眼镜,带着一股书卷气……这是陈淑芳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陈淑芳不坐办公室,不穿漂亮衣服,天天奔走在猪圈鸡舍。 1987年从金华农校毕业后,陈淑芳在畜牧兽医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近三十年,放弃了一次又一次可以“摆脱”猪粪、鸭屎的机会。人们很难理解,她为什么对这份工作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烈情感”。用她的话讲,就是“如果你知道我经历过什么,面对的是什么,你也许就会理解我的选择。” 泗州头镇肖胡村的一个养猪场栏舍上,写着五个大字引人瞩目,“陈师傅好人”,这个陈师傅就是陈淑芳。十五年前,她下乡出诊时遇到一个蓬头垢面的妇女趴在鸡棚边大哭,本可以卖钱的几百只鸡在几天里死光,让她家雪上加霜。回到家的陈淑芳心还停在那个妇女身上,弯曲的脊背和哀伤的表情始终在她眼前浮现。 睡不着的陈淑芳,随后掏出一万元买了十头优质大长母猪送过去,并每星期过去指导她。正是这一个举动,挽救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十年前的夏天,泗洲头峙后村一个新养殖户初次养猪就遇到猪生病,百头猪面临灭顶之灾,慕名找陈淑芳看病。打针第一天并未取得明显疗效,养殖户心急之下讲了些风凉话。但她没往心里去,连续四天下班以后跑几十公里山路,冒着酷热恶臭蹲在猪圈打针吊盐水。有个晚上,吊针刚刺入母猪耳静脉,母猪猛一抬头,长针穿透她的食指,鲜血直冒,但她忍着剧痛继续治疗到深夜。 那一晚她彻夜无眠,唯一一次对自己的选择动摇了。可第二天早上养殖户一个电话,“陈师傅我的母猪全部站起来了”,她偷偷哭了个痛快,又满腔热血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如此淳朴,就像我的家人,我不可能不管他们。” 今年宁波市农科院调她回宁波和丈夫团聚,她又一次婉言拒绝了,她说她无法割舍“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对待生活她同样充满热情 对待工作,陈淑芳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人。与此同时,她并没有落下自己的家庭。14个月前,她的母亲一病不起,医生已经下了结果最坏的判决书,但是生性执拗的陈淑芳偏不信邪,她在母亲的床边搭了一张一米宽的小床,挨着母亲睡,隔两个小时给母亲翻身捶背,夜夜如此,她甚至还养成了不用闹钟便能准时起床的“神技”。四百多个日夜,陈淑芳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她是母亲的女儿,也是“六个孩子”的母亲。除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多年来她陆续“收养”了五个子女,陪着他们长大成人。如果不是一个女儿机缘巧合地和她的同事结为夫妻,恐怕没人会知道她在这些儿女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 一天,从八岁开始抚养,现在已经工作的“大女儿”跪在了她面前泪流满面,硬要将工资卡塞给她:“妈妈,我已经长大成人了,能赚钱了,你可不可以不要再委屈自己,不要让自己那么辛苦。” 原来是女儿无意间通过自己的先生了解到,陈淑芳花了28块钱给自己买了一身运动服,却拿出16000元给上高中的“儿子”修补牙齿。女儿心疼陈淑芳对自己太过苛刻,她哭着感谢妈妈这么多年把爱都给了他们。 让陈淑芳欣慰的是,在这个大家庭长大的亲生女儿一直都非常懂事,每年的压岁钱都会拿出来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分享。她从不偏爱某个孩子,对她而言,早已淡化了血缘的阻隔,“每个人都是我的孩子,我就是他们的妈妈。” 在陈淑芳的家里,放着一封被她当做“宝贝”信。那是今年暑假,大女儿联合弟弟妹妹们一起写给她和她的先生:“爸爸、妈妈,你们两个人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吃着戴家的饭,喝着戴家的水长大,戴家的优秀品质会在我们身上一代代传下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