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超群在七里屿灯塔检查灯光发射装置。 记者 唐严 摄 |
|
镇海七里屿灯塔。记者 唐严 摄 |
□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贾贵娟 在镇海,有这样一个“灯塔世家”:一家五代,坚守百年,耐得住艰辛寂寞,哪怕面对失亲之痛,依旧世代守望,只为这海上生命之灯能永葆光亮。 今年10月30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了“中国好人榜”,一家五代坚守灯塔的叶中央家庭荣膺“敬业奉献好人”。近日,记者来到了宁波航标处和镇海七里屿灯塔,聆听叶家延续百年的动人故事。 曾看着父亲被海浪卷走 叶中央长大后继续守灯塔 1883年,清光绪年间,东海白节岛上白节灯塔建成。十几年后,叶中央的爷爷叶来荣,成了岛上第一代灯塔工。 当儿子叶阿岳长大成人后,叶来荣一句“来守灯塔吧”,叶阿岳就卷了铺盖,上了海岛,成为叶家第二代灯塔工。 而作为叶家第三代灯塔工的叶中央,他对于灯塔的最初记忆,竟是一次海难事故。1944年,5岁的叶中央和母亲一起生活在父亲叶阿岳驻守的鱼腥脑灯塔上。10月的一个凌晨,突然刮起了台风。停泊在灯塔下定期运送生活物资的小船,受到了狂风的猛烈袭击。当时,船老大想把船开到背风处,但船老大祖孙俩根本把不住舵。危急之际,船老大又喊了叶阿岳上船帮忙。谁知,船身刚转过一半,就撞上了礁石,被整个儿打翻,叶阿岳等人落入海中。 “我当时和妈妈站在半山腰远远看着,只见船老大和他孙子被浪冲到岛边抱住了礁石,可当父亲挣扎着要去抱礁石时,一个浪打来,人就不见了……”叶中央说,他看着母亲痛不欲生地大哭,从那一刻起,他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 此后,叶中央便跟着爷爷叶来荣一起,到白节岛上生活,一直到9岁才去舟山嵊泗上学。寒暑假期,他依然返回白节灯塔,陪伴爷爷。“记得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陪爷爷一起升旗。轮船经过,在灯塔下鸣笛三声致意,爷爷让我帮忙一起升旗帜,拉三下回礼。” 孤岛上生活很艰辛 过往船只鸣笛致敬带来快乐 自小在灯塔长大的叶中央,20岁正式上塔,成了灯塔工,他先后在半洋、花鸟、白节等近十座灯塔上工作过,直到退休,整整坚守了40年。 灯塔工主要做什么呢?已是75岁高龄的叶中央告诉记者,简单说,灯塔工只要确保灯塔白天醒目、夜晚发光就可以了。但在当年,在与世隔绝的海岛上,面对着各种风霜雨雪的天气,维护灯塔不是一件容易事,业务内容包含极广:要给塔身定期打漆;要定期保养、维修机器;每个小时就要给塔灯上一次弦等。 有一年,12级强台风袭击白节灯塔。但每到给塔灯上弦的时间,叶中央依旧第一个冲到屋外,抓住值班室和灯塔之间拴着的安全绳,在风雨中匍匐着爬向灯塔。短短20多米路,要爬上十几分钟。 在灯塔大修那年,叶中央和其他灯塔工一起,沿着500多米长的崎岖山道,硬是把25吨多的建筑材料用肩膀扛到了71米高的山顶。期间,他白天要顶着烈日,爬上十多米高的脚手架去干活,夜里还要准备次日的工作,有时一干就到深夜。由于过分劳累,叶中央旧病复发,进了医院。 在岛上过日子也异常艰辛。“海岛远离大陆,淡水资源非常珍贵,灯塔工所用的淡水,都是靠船装来的。一次几百公斤的水挑上去,用不了几天。”叶中央说。有一年,连续刮了几天台风,补给船靠不了岸,岛上只剩下一只10斤重的冬瓜。就靠这只冬瓜,配着米饭和酱油汤,5个灯塔工吃了一个星期。 “灯塔工,苦中也有乐。”叶中央笑着说。每当夜里有客轮从灯塔附近驶过,他会唤同事一起欣赏船上层层耀眼的灯光,不少船还会向灯塔工鸣笛致敬。“只要船能够安全行驶,顺利出海或者回港,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慰藉。”他说。 对家人始终抱有愧疚 但“既然做了,就要把事情做好” 在海岛守塔,无边无际的孤独最难熬。叶中央说,一年365天,灯塔工只有20多天的休假,剩下的300多天,都在岛上,几乎与世隔绝。虽然身边有同事,但日日见、夜夜见,有再多的话也说完了,为了排遣寂寞,曾有几个灯塔工带了一条狗上岛,结果狗得了“抑郁症”。 为了抵御孤独和寂寞,叶中央把灯塔上所有设备都研究透了,还常常把一本书看上几遍十几遍。“灯塔工最思念的,就是家中的妻儿老小。”说到这里,叶中央眼中闪着泪光,“船员看到灯塔,就是看到了家,可是,我守塔这些年,却没能帮助自己的妻女回家……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和愧疚。” 原来,叶中央的第一任妻子和小女儿,也和他父亲一样,消失在海中。1971年春节前夕,叶中央让岛上其他职工离岛回家与亲人团聚,自己留守灯塔。妻子备了年货,兴冲冲带着两个女儿准备上岛过年。谁知途中遇上急风大浪,小船翻沉,大女儿被人救起,妻子和5岁的小女儿却双双遇难。妻女离世,叶中央本可以要求组织将他调离守塔一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叶中央的选择却是换一座灯塔。 后来,叶中央重新有了一个温馨的家。但他对第二任妻子,也抱有愧疚。1993年,全国交通系统航标大保养期间,妻子患直肠癌住院,他很想去医院天天守护,但因为岛上人手不够,结果并未如愿。“在常人眼里,我可能太不近人情了,但灯塔,是我的另一个家,也是我的责任。我一直认为,既然选择做了,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一点,也得到了妻子、儿女们的理解与支持。” 受灯塔情怀的感召 这个家庭选择了坚持 灯塔情怀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感召着这个家庭。 叶静虎是叶中央唯一的儿子,他本来是开拖拉机的。1984年,镇海航标区招收20名灯塔工,当时报名的仅7人。叶中央就跟儿子提议:“去守塔吧。”“我的收入不错,为什么要我去灯塔?”叶静虎有些想不通。叶中央说:“我们家对灯塔的感情,别人不理解,你该理解,你不去谁去?”于是,叶静虎也成了一名灯塔工。 叶超群是叶静虎唯一的孩子,求学时,他学的专业是人力资源,后来参了军。叶中央曾多次在孙子面前唠叨:“去做灯塔工吧……”2013年,叶超群摆脱所有纷扰,走上了镇海七里屿灯塔,成了叶家第五代灯塔工。“第一次登上七里屿,我竟然有一种熟悉、亲切的感觉。也许,是受爸爸和爷爷影响太深了……”叶超群告诉记者,如今,灯塔工的生活也不像原来那么辛苦,“电话和手机可以随时跟家里联系,虽然岛上网速慢,但还是可以浏览网页、聊QQ,也有了冰箱。工作主要是日常清理和维护,休假也比父辈多了。” 叶超群也曾因为想家,常向家人倾诉。当时,父亲叶静虎就说他:“我们在岛上一呆就是几个月,你怎么才几天就呆不住?”爷爷叶中央也还是那句话:“既然做了,就要把事情做好。”一番自我调节之后,叶超群渐渐习惯了海岛上的生活,空闲下来,就学一些东西。 对于灯塔,这位80后灯塔工也有自己的想法:“爷爷和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守护,换来了航船的平安。他们这种坚守的精神,是我所要继承的。我觉得,我可以做些事,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去关注、了解这个行业。如果可以,我还想开发灯塔主题的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