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看见东西后当场分起了长寿红绳。 通讯员供图 |
□记者 童程红 周科娜 通讯员 李黎 近日,记者从市眼科医院获悉,该院成功为宁波第一寿星、111岁的朱土花老人开展白内障手术。手术非常顺利,病床上的老人,目前已经能看清前来探望的家人的脸,还能准确地给大家挂上长寿红绳。 111岁老人希望能看清孩子们的脸 老寿星能重见光明,跟本报今年5月份的一篇报道《宁波最长寿老人今年111岁》(详见5月15日A2版)有些关联。文中提及,近两年,老人眼睛有些花了。 “老年人大多都有白内障,或轻或重。朱土花老人这个年纪,眼睛不好,最大的可能就是白内障。”根据报道的描述,市眼科医院常务副院长、主任医师袁建树怀疑,老人患有严重的白内障。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并为老人带去光明,5月25日,袁建树等专家专程来到位于宁海县梅林街道下河村的朱土花老人家中,为她做了眼科检查,发现老人双眼均有重度白内障,仅存光感,同时伴随结膜炎,必须等炎症控制好了,才能接受白内障手术。 过去几个月,老人听医生嘱咐,每天使用眼药水,炎症大有改善。但家人对于手术有些犹豫。“虽然是个小手术,毕竟老人年纪太大了,我们还是不放心。”老人的大孙子67岁的何时耀说。 最终拍板要手术的,还是朱土花老人本人。因为,除了视力下降,一个多月前,老人还出现了眼睛疼痛的症状。她希望摆脱疼痛,希望可以像几年前一样穿针引线,更希望能看清孩子们的脸。 10分钟的手术,最后用了半个多小时 11月18日上午,老人身穿她最爱的暗红小袄,戴着黑色毛线帽,在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的陪同下,出现在宁波市眼科医院门诊大厅。志愿者提供轮椅直接陪护前往住院部,医院则早已为朱土花一家三代老人预备了一间四人病房。 次日中午,老人被推进手术室。为了这场手术,医院成立了联络接待组、医疗安全组、病区服务组和手术保障组,两名副院长袁建树和吴善君亲自主刀,市六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涤病全程监护。由于老人一口老底子宁海话,医院同时破例让家属何时耀在手术室中充当“翻译”,缓解老人的紧张情绪。 “原来10分钟可以完成的手术,最后做了半个多小时。”袁建树说,从医20多年,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发生。因为,老人一辈子没进过手术室,临时怯场了。 最后,医护人员不得不用手扶住老人的头,再用镊子固定老人的眼睛,才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手术结束时,手术室响起一片掌声。 看见后老人笑了,当场给大家挂起了长寿红绳 昨天上午,检验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时刻到了。老人床前围满了医生和家人,大家的心情,都是激动又期待。 拆下纱布,老人缓缓睁开眼睛,笑容很快出现在她脸上:“阿拉看见了,阿拉看见了。”老人兴奋地像个孩子,她指指孙子,让他拿来红线团,亲手为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挂上长寿红绳,祝大家像自己一样,多福多寿。 听说老人的手术很成功,整个医院也沸腾了。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也纷纷前来探望,又是送苹果,又是送蜂蜜。记者从市眼科医院获悉,院方减免了老人此次手术的所有费用,等老人出院后,还会定期上门随访,争取让老人有个光明的晚年。 据悉,这样高龄的老人接受白内障手术,在我市是首例。朱土花老人同时也是经报道的全省、全国最大年龄的白内障手术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