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娓超 通讯员 张淑蓉 黄迪) 到2020年,我市国内注册商标总量将突破18万件;地理标志商标总数30件以上;驰名商标总量达100件,浙江省著名商标总量达700件,宁波市知名商标总量达1500件;商标品牌基地达12家;各县(市)区注册商标年均增幅达到8%以上……近日,将于下月12日起施行的《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若干意见》,为宁波未来五年的商标品牌发展明确了目标。 据悉,我市自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首批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以来,商标品牌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4年3年时间,全市新增注册商标39636件,占全市现有注册商标数的32.3%,其中,国际商标、地理标志数位居全省首位;认定驰名商标44件,占历年总数的57.9%;全市乡镇街道建立品牌工作指导站134个,其中在全国率先建设并运作的星级品牌指导站71个。截止目前,我市累计拥有注册商标13.15万件,其中国际注册商标10106件、地理标志商标26件,继续处于全省首位。2015年,我市有9件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总数已达76件,跃居全省第二。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认为:“所有这些,与我市7600亿元的年GDP并不匹配,也与商标品牌发展领先城市存在不少差距。况且,截至2014年12月,《宁波市“十二五”商标发展规划》中所设的各项指标均已完成,设定更高、更科学的战略目标十分必要。” 据介绍,《若干意见》重点围绕商标发展总量、商标发展质量、区域品牌发展、商标发展环境等具体目标,其主旨就是充分运用商标对资源的集聚力和市场的影响力,推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优化,进而推进商标品牌战略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优势企业。同时,推动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裁判和社会参与的品牌竞争和发展协同共治机制,促进我市自主商标品牌的质和量、附加值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