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第一眼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提升医疗安全,减轻患者负担

我市各大医院减少门诊输液

但保证急诊输液和确有输液指征的急重病人输液

  第一医院输液室以前人满为患,如今输液人数大为减少。记者 许天长 摄

  □记者 王元卓 通讯员 陈琼 赵冠菁

  

  昨日,市卫计委表示,要求各大医院减少门诊输液,具体由各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但各大医院急诊输液功能继续保留,确有输液指征的急重病人的输液治疗也不受影响。

  背景

  减少门诊输液符合医学发展方向

  记者了解到,门诊输液对医疗安全有重要影响,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密切相关,同一种药物通过静脉给药途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明显多于通过肌肉注射和口服。在西方国家,综合性医院常不设门诊输液室,临床用药,尤其是静脉输液的决策是慎之又慎的行为。据报道,国内医院对患者的输液量是欧美医院的8倍。很多人都习惯了一感冒发烧就到医院打点滴,殊不知输液干预会带来诸多不利。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减少门诊输液,完全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不但可以提升医疗安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以减少医务人员的劳动力浪费。近几年,我市各大医院积极减少门诊输液。如,市第二医院从2014年底起取消门诊输液室,继续保留急诊输液室。市第一医院计划从2015年12月起将门诊输液室改造为急诊输液室。

  进程

  各大医院将逐步取消门诊输液

  市第一医院将于今年12月开始停止门诊输液,对于确需输液治疗的急重病人可以通过收住院或在急诊输液室输液。

  市第二医院已取消门诊输液室,改为急诊输液室,门诊输液要填写输液单,并每天对输液情况进行公布。

  市中医院今年7月起开始限制门诊输液,规定只有不能经口服给药者等五种特殊情况,才能使用输液,并要求医生开具门诊输液处方时,都必须详细填写《门诊输液联系单》。医务科、质控办及药剂科等有关科室定期对门诊输液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及质控扣罚,并在院内网上进行通报。

  鄞州人民医院有《门急诊输液管理制度》,由处方点评小组持续对门急诊输液专项点评,严格控制输液指标。

  鄞州区第三医院已限制门诊输液3-4年,每个门诊科室都有月指标。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附属医院、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宁波市中医院、宁波市第七医院、余姚人民医院、象山人民医院、奉化人民医院、镇海中医院、镇海龙赛医院均以宣传、逐步推广“合理、科学”输液为主。

  动态

  市第一医院12月起全面叫停门诊输液

  宁波市门诊管理质量控制中心设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记者昨日了解到,宁波市第一医院将于12月起全面叫停门诊输液。

  记者了解到,门诊输液,特别是抗菌药物的输液治疗,一度是病人的首选,也是各家医院的无奈。输液其实是几种给药途径中风险最大的,其他国家对门诊输液管控均是十分严格的,而在中国,长期以来“输液见效快”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宁波也不例外。可喜的是,这种局面在被逐渐地打破。市第一医院经过一年多循序渐进的管控措施,着手叫停门诊输液。

  具体实施步骤是:12月1日起停止门诊所有抗生素的输液,12月7日起停止门诊所有输液。对确需输液病人,门诊医生必须填写《门诊输液转诊单》安排病人到急诊室审核处方。而急诊医生在接到门诊输液转诊申请时,则需要认真审核处方并填写《门急诊输液联系单》后才可以开具相应医嘱,医院注射室凭急诊医生的联系单才给予输液。同时医院对输液进行严格限量。

  在一院门诊输液转诊单上,可以看到规范医生同时也是告知患者的允许输液的五种情形:患者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有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患者出现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的;需要对症治疗的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本院配备药物只有静脉给药途径的,并说明了过度输液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及合理用药原则。

  其实早在2014年起,市第一医院就逐步开始输液控制的相关工作,从药物遴选、门诊医生行为规范开始,过渡到叫停较易出现输液反应的中成药注射剂和部分抗菌药物注射剂,日间门诊输液人数也从最高峰的一天700人次左右下降到最近一月日均150人次左右。

  市妇儿医院五年来门诊输液减了一半

  记者采访了市妇儿医院医务科长朱利华后了解到,在门诊中,该院医务人员经诊断评估,努力做到合理用药,能不用抗菌素的尽量不用,能口服的尽量不输液。从2010年开始,市妇儿医院已经开始逐步控制门诊输液量。2015年与2010年同期相比,门诊输液量下降了50%以上。宁波市妇儿医院的输液室也由原来的4间减少到现在的2间。

  目前,市妇儿医院正在不断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对特殊抗菌药物,由医院特殊抗菌药物专家组专家进行会诊后才能使用。每年对新进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也稳步下降。

  许多患儿家长的观念也在改变。记者在儿科门诊看到这样一位妈妈,开始急吼吼地说,孩子突发高烧,请医生给孩子打点滴压下去吧。原来患儿前一天下午突发高烧,这位妈妈就抱着孩子到小区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生给开了退烧药。可是孩子仍然高烧不退,于是妈妈就又抱着孩子匆匆忙忙赶到市妇儿医院,强烈要求医生输液。医生对孩子进行了血常规检查发现无异常,说患儿除了发热没有其他症状,口服药品就可以了。这位妈妈听了后,也觉得很有道理,打消了坚持要输液的念头。

  链接

  这些疾病不用输液

  记者从市卫计委以及市内各大医院的相关专家处了解到,有些疾病根本不需要静脉输液。

  外科方面:体表肿块切除术后、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轻症软组织挫伤、小型体表清创术后、浅静脉炎、老年性骨关节炎等。

  内科方面: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C以下)、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肺结核(播撒型肺结核除外)、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

  儿科方面: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C以下,精神状态好者)、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者、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等。

  妇科方面: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无症状的子宫肌瘤、前庭大腺囊肿、阴道炎、外阴炎、原发性痛经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