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新加坡的小学 镇海区中心小学602班小记者 张欣怡(证号1610183) 暑假里随学校访学团去了新加坡中华小学。与我结对的是一位在新加坡的香港女孩儿,她小我两岁,叫佘子怡。她性格开朗,皮肤黝黑,我们很快便熟络起来,好似认识许久的朋友。 中华小学的课程与我们学校很不一样,就说音乐课,来到音乐室,音乐老师让我们坐在地上,放一段音乐放松后,竟学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兰花指舞蹈。我的同学们都跳得极其优美,而中华小学的学生因为滑稽的动作而笑料百出。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印象深刻的是体育课,学做倒立。这可是我们从未做过的项目,我有些犯难。而子怡却轻易就做到了。在中华小学体育老师的帮助和教导下,我完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倒立。我突然觉得好有成就感。而英文课还是我们的薄弱,听课有点似懂非懂,以后一定要努力学好英语。两天的时光匆匆过去,在这两天里我们不分国界,相处得十分和谐与快乐。分别时我们互送礼物,互留联系方式,希望友谊长存,记忆永在。指导老师 刘芳 第一次播音 慈溪周巷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502班 小记者 朱诗恬(证号1532066) 学校要成立红领巾广播台,由我来做主持人。听到这个消息,我开心极了!想到以后每星期三中午十二点钟自己的声音能从广播里传出来,传遍整个校园,就忍不住想大叫。 回到家,我做完作业就拿出稿子认真地读起来,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请教妈妈怎样读才能更有感情。 星期五傍晚,我来到少先队办公室录音。当一切准备就绪,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广播:“红领巾广播台开播啦!红领巾广播台开播啦……”我投入又深情地读着稿子,希望把我最甜美的声音传递给大家。 星期三中午,伴随着一段欢快的音乐,我的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全班同学都转过头来,把目光聚集在我身上,赞许,羡慕地看着我,好像在说:“哇,你太棒了!真了不起,好佩服你哟!”看得我脸上火辣辣的,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笑了。指导老师 周雯 有趣的“何三慢” 鄞州区古林镇中心小学503班 龚思瑾(证号1507129) 我们班里有只“小蜗牛”,她做很多事情都是慢条斯理的,同学们总结了一下她有三慢:作业慢、走路慢、吃饭慢。于是,“何三慢”就成了专属于她的外号。 她做作业实在太慢,别的同学早就完成了,可她也许还在补昨天的作业呢。 她走路的速度真是慢!慢吞吞地走三步,一回头,有时候到处张望一下,这要是在战争年代,看到她鬼鬼祟祟的样子肯定被当做是个小特务呢!上个星期三下午有一节音乐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何三慢”举手去上厕所,可是等她回来的时候,刚好下课铃响,音乐老师甚至忘记了她去厕所的事情。直到两人面对面碰到,老师才想起:“你上个厕所要半个世纪啊!”这时同学们在教室里早就笑得前俯后仰了。 指导老师 朱郑汇 烧 烤 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金桥校区601班 小记者 伍韵霏(证号1527785) “烧烤了!烧烤了!”同学们搬来小椅子,围在烤炉边。烧烤的东西很丰富:有青菜、金针菇、年糕、豆腐,还有羊肉串、鸡翅……我先把油刷上,放在烤盘上,不停地翻转,烤到金黄色,香气扑鼻,烤好了,再刷上海鲜酱,就大功告成了。男生们烤的青菜,都焦了,一碰,就“吧嗒”,掉下了地。他们烤的豆腐也焦得像黑炭一样。 下雨了,我和陈思琪、黄瑞珂一起接雨水。雨从房顶的茅草上流下来,是浅黄色的,是茅草的颜色,还有淡淡的茅草香味。 回来的路上,我们还看见了一棵七百一十年的大树,五六个人才能合抱得过来。树上长满了青苔,还有两个小蘑菇。我们一起在树下玩耍,就像在鸡妈妈翅膀下的小鸡雏,无忧无虑地玩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