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笑脸陶器耳 |
 |
鱼脊椎骨珠 |
 |
敞口陶釜 |
 |
陶釜口沿 |
昨日开始,在宁波帮博物馆推出的“远古的微笑———镇海鱼山·乌龟山遗址考古成果特展”,从史前镇海、商周镇海、唐宋镇海三个方面图文并茂并加以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市民可以近距离感受到远古先民的生产场面和生活场景。展览到明年1月12日结束。 发掘情况表明,鱼山遗址自地表往下,因先民长期生产、生活而形成的遗存堆积可分为九大层位,由早至晚分别属于史前、商周、唐宋三个时期。 距今约6500至4300年前的史前时期。鱼山和乌龟山一带林木葱郁,水草丰美,气候温暖而湿润,人们择此定居,繁衍生息。考古发掘过程中,40余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灰坑、灰沟、土台、活动面、成排木桩等生活遗迹的揭露,150余件陶、石、玉、骨、角、木等不同质地的史前时期文物,以及丰富的动、植物遗存的出土,无不彰显出这一时期文明的发达程度。特别是一具颇为珍贵的古人类下颌骨的意外发现,更是让我们有缘一睹鱼山先民的真容;而那件刻划着神秘笑脸的陶耳的重见天日,则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远古先民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距今约3500至2200年前的商周时期。鱼山和乌龟山一带的生存环境与生活面貌发生了悄然改变,乌龟山遗址已经无人居住,鱼山遗址则进入了又一辉煌鼎盛期。考古发掘过程中,在鱼山遗址局部揭露出一处保存较好、布局清晰、功能明确的聚落生活区,发现了排桩、汲排水沟、自然冲沟、柱洞群、木构栈桥、砂土台、食物储藏坑、蓄水取水坑、垃圾填埋坑等遗迹现象230余处;出土的400余件文物标本中,除陶、石、玉、骨、木器外,鱼山先民还烧出了质地坚硬、造型优美、纹饰多样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浇铸出了坚固耐久、尖锋利刃的铜质生产工具与武器,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当时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 距今约1400至7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这是鱼山一带又一个人类活动相对较为频繁的时期,或许由于晚期的扰动,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的唐宋遗迹不多,出土的文物标本也仅有50余件,以越窑青瓷为大宗,器类有碗、钵、碟、盏、罐、瓶、器盖等,也有少量的砖、瓦等建筑材料。这些遗物的发现,为我们真实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片段。 图片均由市文保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