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学校高新校区三年级小记者 施锦澜(证号1517091) 11月12日,一张数学试卷飞入我的手中,硕大的76分映入我的眼帘———“我还是数学课代表呢!”我狠狠责怪自己,更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老爸,我今天太粗心了……这题一不小心写错数字了……那题不小心连错线了……最后一题题目漏看了……”爸爸妈妈一回家,我便拿出试卷主动认错。想到可能要被爸妈批评,我紧张得直发颤。爸爸看着我的试卷,听着我的分析,原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最后爽朗地笑了:“澜澜,爸爸送你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马大哈’怎么样?你看,这次考试,全是你粗心错的,你可不就是‘马大哈’吗?”“哦———”我听了茅塞顿开,“那如果我以后做题仔细些,是不是就会变成‘马小哈’呢?”爸爸哈哈大笑:“你不但要做题更仔细些,还要彻底改正粗心的毛病,变成‘马无哈’!” “嗯!”我立马点头,“我以后做题一定会仔细的!” 老师的话:第一次看到《马大哈想变马小哈》这个题目,我便被深深吸引了,果不其然,文中的童趣让我忍俊不禁。考试优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考砸了的孩子各有各的故事。施锦澜的故事却是我见过的最生动有趣的,得益于施锦澜能够主动分析自己考试失利的原因,也得益于他有个开明、仁慈、幽默的好爸爸。文中,施锦澜对人物语言的运用游刃有余,通过孩子与爸爸的对话,两人的形象立马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让同龄孩子羡慕她有这么一个好爸爸,也让大人们怜爱这么一个自觉乖巧的好孩子。 新思维学校教师 钟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