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湘波 昨天下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乘飞机前往瑞典,并将于当地时间12月7日进行《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主题演讲,12月10日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昨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特派记者沈莉萍也启程前往瑞典,共同见证宁波女儿屠呦呦的荣耀时刻!本报将随时报道相关进展。 亲友团陪同前往 北京时间昨天13点50分,屠呦呦身着一件黑色大衣,围着红色条纹围巾,登上国航航班从北京启程飞往瑞典,领取诺贝尔奖。 本报记者获悉,屠呦呦一行于瑞典当地时间12月4日17点左右抵达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 据了解,这次陪同屠呦呦前往瑞典领取诺贝尔奖的亲友团中,有屠呦呦的老伴李廷钊先生,还有屠呦呦的女儿、女婿。 屠呦呦的先生李廷钊,也是宁波人,多年来他一直照顾屠呦呦的生活。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很多时候接听电话、接待客人,都是李廷钊先生在张罗;本报记者在屠呦呦获诺奖当晚连线时,也是李廷钊先生接的电话。2011年,屠呦呦赴美国领取拉斯克奖,两夫妻也同赴美国领奖。这次,去瑞典领取诺贝尔奖,李廷钊先生仍陪老伴同行。 据悉,屠呦呦将于瑞典当地时间12月7日进行《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主题演讲,12月10日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本报报道继续随时跟进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引起世界关注。而早在2011年,《宁波晚报》就在国内率先报道了屠呦呦的事迹。 2011年9月14日,本报率先在国内媒体中推出报道《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宁波人屠呦呦获国际生物医学界大奖 她发明的抗疟疾药青蒿素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之名第一次出现在宁波媒体。当时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奖,是当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屠呦呦之名,通过本报独家报道在家乡宁波为人传颂。 此后,《宁波晚报》持续关注屠呦呦,连续用了很多版面来报道屠呦呦相关事迹。 2011年9月16日,刊登报道《屠呦呦低调赴美领奖》。 2011年9月21日,刊登报道《屠呦呦接受拉斯克基金会专访,重忆了40年前发现青蒿素的激动时刻》。 2011年9月25日,刊登大幅报道《屠呦呦领取国际医学大奖的历史时刻》。 2011年11月17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屠呦呦,并发表报道《屠呦呦通过本报向家乡人民表示了感谢》。 2011年11月22日,本报通过多方信息核实并实地探访,确定了位于开明街的姚庆三故居就是屠哟呦的老屋,屠呦呦是姚庆三的外甥女。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当晚,本报独家连线屠呦呦家人,李廷钊作为屠呦呦的家人,他说:“我代表屠呦呦,非常感谢家乡的关心和支持!” 如今,屠呦呦前往瑞典领取诺贝尔奖,本报也将继续跟进,充分报道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