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晓旻 昨日下午,《屠呦呦传》全国新书首发式暨访谈会在宁波书城报告厅举行。屠呦呦培养的唯一博士生、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药剂学系主任王满元在访谈会上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屠呦呦的故事。 《屠呦呦传》由屠呦呦所在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编写,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第一部全面完整记录屠呦呦人生经历的传记。书中大部分内容为首次披露,全书通过对她本人和家人、同事、学生等人的探访,以及130余幅她本人珍藏的照片,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杰出女科学家成长、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书中还介绍了宁波的相关历史,展示了多幅反映宁波历史的老照片。 在学生眼中,她始终保持着谦和 师徒如母子。王满元说自己此刻的心情是惴惴的,怕给老师丢脸。 屠呦呦收王满元这个博士生的时候70多岁了。虽已是古来稀的年龄,但是屠呦呦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王满元说自己的毕业论文其实不是青蒿素的研究,而是青蒿素的一个子课题,需要把中药的化学研究全部流程做下来。屠呦呦除了指导他的研究方向,还组织力量包括自己身体力行地帮王满元完成这个研究课题。那时正值2003年北京非典暴发,大家都戴着大口罩不敢出门。但是那一阶段,屠老师反而来得更多了,指导得更多,也许她的心底希望中药的化学研究走得更快一点。 “不管有没有得奖,屠呦呦始终保持着谦和。”王满元说起前不久的一个生活细节。10月6日那天,他们一些同学去看望老师。送学生到电梯口的时候,屠老师不好意思地说,“幸好现在放假,邻居们都出去了,否则这些天很多人来找我,肯定要打扰到邻居,影响他们的生活。” 包括在诺贝尔颁奖仪式上,屠呦呦也好像没有特别激动。王满元说,“好像只有科研上的突破或者是临床上的试验成功才会让她开怀大笑,特别激动。” 虽然现已年过八旬,但屠呦呦从未把自己纳入退休行列,还担任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更重要的是她个人的兴趣从未转移:那就是她从大学开始为之奉献的医药学事业。 家乡的后辈学子听得很认真 新书首发式暨访谈会现场,听得最认真的也许是效实中学的学生们。 1946年,屠呦呦染上了肺结核,被迫中止了学业。两年后,18岁的她开始进入效实中学高中就读。1950年3月,她又转学进入宁波中学读高三,这是她在宁波求学生涯的最后一年。 效实中学的朱家昇同学说,听了讲座知道生活中的屠呦呦是这样的朴素、认真、踏实,工作上如此严谨、坚持和执着,这给了我们一个目标,那就是坚持自己的内心,“不一定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科学家,但是一定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另一名女生丁佳宁告诉记者:我们学校刚举行了个高三成人礼,就是以屠老的故事为启迪的。屠老对科学的钻研和坚持始终值得我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