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芈月传》中,刘涛和孙俪展开宫斗。 |
电视剧《芈月传》的播出,引发人们对剧中这段历史的极大热情,新媒体上也掀起一股民间自发学习、研究这段历史的热潮,关于当时的服饰、礼仪,乃至生僻字等冷知识,都被自觉普及。 这种现象对于郑晓龙并不陌生。1953年出生的郑晓龙,被称为中国电视剧教父,他的作品如同一部部编年史,记录着时代的变革,也见证了中国电视剧历史发展进程。他1990年策划的《渴望》播出时“万人空巷”,1993年执导的《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引发了一代人对出国潮的反思,2007年执导的《金婚》播出时又创下收视奇迹。而近年来,郑晓龙的创作灵感依然源源不断,《甄嬛传》《红高粱》《芈月传》等新作的每一次亮相,无不产生极大社会反响。 《芈月传》播出后,坊间对芈月真实私生活有所评论,认为电视剧对这个历史人物有“洗白之嫌”。郑晓龙回应,如果芈月三观不正,仅靠女色、手段,能真正在最后成事吗?她代表了社会交替变革中的新兴阶层,向上、朝气蓬勃,坚持法治,反对分裂,有国家概念。“从这点上,她是正面人物,符合大众价值观。”郑晓龙把《芈月传》定位为“历史传奇剧”,“我们并未架空历史,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的渲染。文学作品不等同于真实历史,艺术创作是允许虚构的。” 对于剧中几位主演的选择,郑晓龙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说的:“孙俪,在拍《甄嬛传》时我们的合作就很愉快。一有拍《芈月传》的想法,我就跟她通话,希望她来演芈月,她当时就答应了。剧本创作有意按照她的性格来设定。刘涛是芈姝,女二号。芈姝一开始很善良,后来由于和芈月共事一夫,她慢慢变了,这也是对后宫的一种批判。我觉得刘涛是很成熟的演员,她过去都演贤妻良母,这次的转变也是她对自己的突破。黄轩是我拍《红高粱》时发现的演员,他身上有一种儒雅味、书生气,非常适合演黄歇。方中信是香港演员,《甄嬛传》里的蔡少芬也是香港演员,启用他们主要考虑海外华人受众群体,而他们自身也是很优秀的演员。高云翔,我是被他感动的。想演义渠王这个角色的人很多,他专门从外地坐飞机赶回来,发着高烧,打着吊针就到剧组试镜。他造型很好看。我要求义渠王必须有阳刚之气,有幽默感,嘻嘻哈哈的。我在他身上花了更多力气,细致到剑怎么拿,怎么有劲。他完成得挺好,完全颠覆了自己。《甄嬛传》中华妃、槿夕、眉庄的扮演者蒋欣、孙茜、斓曦,也参与到了这部剧中,只是戏份不多。本来除了孙俪,我并不打算用《甄嬛传》里的演员,因为不想被对比。” 郑晓龙认为一个好的演员,“最主要的是内在修养。孙俪就有”。他介绍说,为了芈月这个角色,孙俪专门到复旦大学历史系,请教授讲这段历史,以更好地理解人物。为了说好台词,孙俪专门找台词老师教她。这个戏芈月台词最多,但拍摄过程中,从没因为她台词不好喊停。孙俪一般提前半个月背好台词。“好的演员,还能举重若轻。越是我担心的戏,孙俪越能演好,她对哭戏的分寸把握十分到位。譬如大王死的时候,她的哭泣就像女儿哭父亲,因为大王对她的爱如父如兄;义渠王死的时候,她的哭是极尽疯狂的,那是激烈的男女之情;和青梅竹马的黄歇多年后再见面,她先笑了,然后眼泪出来了,因为终于见面,但又不能和黄歇走的那种痛苦。孙俪总是给我惊喜,我相信她胜任任何角色。一个好的演员,会走很远。” 本报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