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读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回顾

  尽管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从2007年春季就开始显现,但直到当年8月蔓延至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其他信贷市场后,美联储才紧急干预,于当年9月18日降息50个基点至4.75%,开始降息周期。

  从2007年底至2008年9月美国投行雷曼兄弟倒闭,美联储七次降息,累计下调超过3个百分点,但仍不足以应对严峻的金融和经济形势。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急剧下跌和流动性收紧,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席卷全球的、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至0.25%的超低水平,正式步入零利率时代。由于已不存在降息空间,美联储随后采取了购买债券等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以压低长期利率和刺激经济,同时承诺将短期利率维持在超低水平,开启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

  2008年底至2014年10月,美联储先后出台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总共购买资产约3.9万亿美元。美联储持有的资产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7年底的约6.1%大幅升至2014年底的25.3%,资产负债表扩张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总体来看,量化宽松为稳定美国经济复苏发挥了作用,但并不是治疗美国经济的万灵药。在注入数万亿美元流动性后,过去几年美国年均经济增速仅保持在2%左右,并未出现经济学家期待的深度衰退后的大幅反弹,也远低于危机前3%的历史平均水平。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和就业市场改善,加上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影响金融稳定,今年年初以来,美联储官员在公开演讲和媒体采访中一直强调2015年是加息之年,并与市场就加息时机反复沟通。12月16日,全球金融市场的猜测终于有了确切回应。

  伯南克日前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决定,过去七年对美联储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和令人不安的时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