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鸳鸯有个约会

  两只雄鸳鸯与一只雌鸟(中)。2010年1月3日
  鸳鸯戏水。2013年11月3日
  慢慢游近的雄鸳鸯。2010年2月23日
  鸳鸯飞过捕鱼的小船。2010年1月13日
  2010年1月9日,大群鸳鸯从水面起飞。本版照片均摄于荪湖

  ◎张海华

  

  “是在宁波近郊保留一个‘鸳鸯湖’好呢?还是砍掉鸳鸯赖以栖息的临水植被,造一条过几年就可能烂掉的木栈道好?”面对着荪湖景观初步设计图,我直言不讳地问那家房产开发公司的一位负责人。

  “嗯,对的,荪湖成为鸳鸯湖,对市民有好处,对我们项目的美誉度也有好处;而造临水栈道的话,成本高不说,鸳鸯也不会来了,不划算。”对方说。

  我长舒一口气。经过持续的报道与努力,荪湖的环湖植被终于保住了,水边那些茂密的大树、竹林,还有灌木丛,越冬的鸳鸯们可全靠它们隐蔽啊。

  这是2010年的事了。

  一转眼5年过去了,前几天我去荪湖,刚到那里,就听到了鸳鸯的叫声,心里一阵欣喜。很快,在望远镜里清晰地看到,好多羽色华美的鸳鸯在树荫下的湖面上追逐嬉戏,水花四溅。

  真好,鸳鸯们又来了。 

  鸳鸯戏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鸳鸯代表着爱情的和美与忠贞,其意象在古代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中频频出现。但在现实中,观赏到野生鸳鸯却并非易事。

  刚拍鸟的时候,我就梦想着,哪一天,能在野外遇见鸳鸯该多好啊!

  近10年前,我的同事曾在宁海白溪水库看到大批鸳鸯,并在晚报上做了图文并茂的报道。但那地方离宁波市区有100多公里,对那时尚不会开车的我来说,去一趟非常不便。

  不过,机会还是很快来了。

  “海华!鸳鸯!好多好多的鸳鸯!就在英雄水库!”2007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接到了好友LC的电话。当时,由于害怕惊动鸳鸯,他把声音压得低低的,但那种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还是迅速感染了我。

  我以最快速度赶到了这个离家不算太远的城郊水库。从盘山公路上俯视,哇,真的,一两百只鸳鸯在水面上徜徉。忽然间,它们振翅起飞,像一片彩云飞掠而过。幸福来得太快,我过于激动,一下子几乎不知道该怎么拍照了。

  2009年冬天,好消息再次传来:在近郊的荪湖也发现了大群鸳鸯!荪湖的面积远小于英雄水库,这对于观赏、拍摄鸳鸯都非常有利。我曾经在湖畔拍到过一张鸳鸯群飞的照片,整张图中“密不透风”全是鸳鸯。我和女儿一起数了半天,发现仅在这个画面中,就“容纳”了200多只鸳鸯。

  湖畔茂密的植被也为我隐蔽拍鸟创造了机会。我在灌木丛中搭好了迷彩帐篷,钻进去架好“大炮”,就开始长时间等待。运气好的时候,鸳鸯们会慢慢游到岸边。我把手机设成静音,大气也不敢喘,只有快门声不时响起,记录下鸳鸯戏水的美妙瞬间。

  巨网捕鸟

  2010年1月,周末晚上,鸟友“黄泥弄”告诉我,他看到有人在荪湖安装巨型捕鸟网,意欲捕鸳鸯。次日,我和多位鸟友赶到荪湖,赫然见到一张大网张在阳光下,而且就在鸳鸯最爱栖息、逗留的对岸山脚旁的水面上。忽然,一只猛禽掠过,把鸳鸯们全惊飞了起来。当成群的鸳鸯飞过捕鸟网附近时,大家都不禁为鸳鸯们捏了把汗。于是,立即报警。

  警车很快呼啸而至。森林公安、派出所民警都来了,先去检查湖边的农家乐饭店。因为有鸟友确认,装鸟网的人与船都属于那家农家乐。当民警询问饭店内的人是否知道关于捕鸟网的事的时候,对方称“是两个外地人干的”。

  我与警察一起乘船来到捕鸟网旁边,靠近了才知道,这网可真够大!它通过3个竹桩从山脚一直延伸到离岸相当远的水面上。凭目测估计,它的长度近100米,高度约10米。仔细一看,网上还粘着少量羽毛,而且有的地方已经出现破洞。显然,这破洞就是在取鸟时留下的。费了很大的劲,大家才把网全部拆毁。

  森林公安说,根据法规,鸳鸯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如对其进行非法猎捕、杀害,森林公安部门发现后将予以刑事立案;非法猎捕、杀害鸳鸯分别达6只、10只的,即可作为重大刑事案件、特别重大刑事案件来处理。

  此后几天,《宁波晚报》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市民对此非常关注。很快,张网捕鸟的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控制。

  不见不散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捕鸟事件过去没多久,就听说荪湖要被开发为一个休闲度假区。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在新建的环湖公路下方的湖边要建一条临水步道。我又急了。因为那样一来,势必会直接影响到鸳鸯的栖息、隐蔽与觅食。

  后来,我与有关部门及开发商的负责人均进行了沟通。我说,站在支持开发的角度,也是留住鸳鸯比较“划算”。因为,在浙江,鸳鸯是冬候鸟,一般10月底或11月初飞来,次年3月底再飞回北方繁殖地。这意味着,如果荪湖能保持原生态环境,那么一年中就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大家可以在离宁波只有十几分钟车程的近郊观赏到鸳鸯。

  是要一个“鸳鸯湖”,还是要一条步道?

  本文开头已经给出了答案。

  事后想来,我相信,只要共同努力,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政府部门、开发商,大家对生态保护的认识是肯定都能逐步深入的。解决问题,尽力保护好原生态,实现共赢。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我与鸳鸯有个约会。

  希望这个约会年年不断,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这个美丽的约会。

  不见不散。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