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科娜 今天起,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将上线试运行,改版后的“信用宁波”门户网站(域名www.nbcredit.gov.cn)同步开通。昨天,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这一情况。市民登录该平台,可查市公安局等首批15个市级部门的1600多万条自然人信用信息,以及市市场监管局等32个单位6000多万条企业信用信息。“信用宁波”微信公众号同步开通,将持续发布动态信息。 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有哪些内容 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可概括为一网两库三系统六功能:其中,“一网”即“信用宁波”网站,是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发布门户;“两库”即自然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和法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三系统”是指公众服务系统、政务服务系统和平台管理系统三大应用系统。平台可实现信用信息归集、查询、公示、共享、异议处理以及数据追溯审计六大功能。 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一期上线运行后,用户可查哪些内容呢?记者从会上获悉,企业可以通过“信用宁波”网站和查询服务窗口,查询本单位的信用记录报告,社会公众也可在“信用宁波”网站查询企业公开信用信息。公民个人可以凭身份证明在服务窗口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报告。 现阶段服务窗口暂时设在市信用中心(江东区和济街118号发展大厦A座14楼)。 失信信息具体涉及哪些事项? 据介绍,目前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经归集了57项将近24万条自然人的失信信息。那么,这些失信信息具体涉及哪些事项呢? 市信用中心主任黄秦波介绍说,目前,已征集自然人信用信息约1600万条,涉及信息事项81项,其中失信信息57项,主要涉及自然人的行政处罚信息、未履行法定义务及违约信息。 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事项主要有:对机动车涉牌、涉证、涉酒以及其他有一次性记满12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驾驶人被处拘留处罚等严重违反交通安全通行规定的行为等公共安全领域失信信息;对采取欺骗手段获得住房公积金贷款或提取住房公积金等住建领域失信信息;对救助对象弄虚作假骗取低保金等民政领域失信信息;对违法建筑当事人信息等城市管理领域失信信息;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信息等税务领域失信信息,以及市中级法院的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被执行人信息等。 涉及个人隐私的信用信息如何确保安全? 不少市民关心的是,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了大量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如何防止这些信息泄漏,保障平台中的个人信息安全呢? 黄秦波说:“信息安全问题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信用信息安全。”采用了入侵防御、边界控制、安全审计等安全技术防护系统,确保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共享、查询等操作进行全过程记录,实现信用信息处理、使用过程的审计,确保对任何一条信用信息的任何一次操作都可追溯、可核查。 今年基本建成全社会统一信息平台 2016年我市将基本建成全社会统一的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主要内容是建立法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完善自然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推进实施统一信用代码制度,制订2016版法人和自然人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目录。 2016年,我市将编制出台《宁波市“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制定出台《宁波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制订加快我市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2016年将建立在行政管理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事项清单,推进重点领域行政管理事项中查询应用相关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或信用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