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宸 影片《神探夏洛克》其实是风靡全球的同名英剧在2016年跨年之际推出的一个电影版贺岁片。客观来说,这个“恐怖新娘”的故事在“神探夏洛克”系列剧集中算不得特别精彩。相比之前我们熟悉的电视剧版里那些线索罗列清晰、设计精准严密的案件,这次的诡计安排缺乏新鲜感———就是要福尔摩斯来破解一个“鬼魂杀人”现象背后的隐秘玄机。我们可爱的华生医生曾对此言之凿凿地推测:也许有两个新娘,或者那个艾米莉亚·瑞格拉提有个双胞胎姐妹,又或者在众目睽睽之下自杀的怨怼新娘真的起死回生了,坐着马车,于暗夜里,在人迹罕至的街道上给了自己的丈夫一枪,然后再迅速跑回停尸房……华生总是这样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不过,这些不着边际的推断立刻遭到了卷福的驳斥:一个被打掉了半个脑壳的死人是不会重新站立起来持枪杀人的;一个新娘也不可能天方夜谭般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这起诡异的案子只有一个可能:犯案者有同伙,且手法高明!最后的事实证明:的确,只有福尔摩斯这样的唯物主义者才能断案如神。 影片在画面质感、演员表演、拍摄手法及节奏把握等方面都与电视剧版本一脉相承。故事讲述的过程中不少细节也能前后照应或自圆其说。比如女扮男装的莫莉在停尸房中惊鸿一瞥,点明了维多利亚时代女人是无法从事该类工作的。福尔摩斯怀表中的艾琳形象,对应了原著《波希米亚丑闻》里,大侦探曾特别留下了她穿着夜礼服的照片。可影片主体部分的故事还是不够烧脑,且破案的契机竟是华生妻子玛丽在教堂中的一个偶然发现,该情节在一定程度上侮辱了福尔摩斯的智商。外加卷福利用记忆宫殿在19世纪和21世纪之间的穿梭实在是故弄玄虚,叫不少观众看得云里雾里。我个人揣测这是导演马克·加蒂斯对《盗梦空间》的一次小小致敬。当然卷福宿敌莫里亚蒂的轮番出现是剧中非常讨巧的场景,包括在贝克街221B号房间里两人的机锋丛丛的对话,以及最后在莱辛巴赫瀑布悬崖边的大打出手,不仅让福尔摩斯迷想起了原著《最后一案》中那些经典的场景,也完全符合电视剧里卷福和莫娘相爱相杀的剧情。 可惜,电影版《神探夏洛克》如果去掉了那些纯粹用来逗粉丝开心的彩蛋和老梗,以及该片为了照应同名英剧而在第三季和第四季之间刻意回顾、铺垫和引申的桥段,“可恶新娘”的故事就只能呈现出其单薄的本相来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原本最重要的推理过程被一缩再缩,甚至一笔带过,这让我这样的推理影片死忠粉觉得电影中间部分简直是在舍本逐末。大概编剧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致命软肋,所以只能在情节揭晓之际,奋力提升主旨,设定了一个女权主义革命的肇因。笔者个人看来,这样的设定虽不至于画蛇添足,但还是显得牵强。难道为了替“第二性”争取社会地位和人生权益,就能够残忍剥夺那些受害者的生命权吗?当然,影片为弥补法理上的短板,好几次明里暗里向观众强调了案件发生于“英国女权运动高潮时期”的时代背景。 但我非常欣赏这次大侦探福尔摩斯的破案时空又回到了柯南道尔爵士原著中的那个经典而复古的维多利亚时代,影片从头到尾飘散着一股浓浓的英伦风范。像新娘的精致装扮,卡迈克先生那庞大而幽深的哥特式古堡住宅,甚至连卷福这次也抛弃了绅士范十足的高礼帽,戴起了最具他侦探标志性的两头翘沿猎鹿帽。片中几个重点场面也做得很引人入胜:缟素蕾丝裙装的新娘在雾气迷蒙的伦敦暗夜里,从马车中出来,枪杀丈夫那一段戏;卡迈克公寓中,新娘现身、隐形、行凶的镜头张力十足,加上配乐,恐怖嫌疑惊悚的效果令观众不寒而栗。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片中轻松情节也不少。英式幽默的特征几乎闪现在每一个剧中人身上。19世纪的华生有着赫尔克里·波罗式的翘胡子,他抓住了每一个耍嘴皮的机会,不住地卖腐搞笑;痴肥的麦考夫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狂吃海塞的桥段,尽管和剧情关系不大,但这样的冷幽默,的确令观众忍俊不禁;至于主角福尔摩斯,更是世人皆知的段子手…… 电影结束了,唯一想说的是,期待英剧“神探夏洛克”系列剧集第四季的上映,并希望到时候千万别再出现像“可恶的新娘”这样平庸的探案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