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史航在天一讲堂接受采访。记者 陈晓旻 摄 |
□记者 陈晓旻 昨天下午,一身布衣的史航出现在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开讲《从纪晓岚到王阳明—————我的历史剧创作观》。被称为“毒舌”的史航正式身份是著名编剧,作品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铁齿铜牙纪晓岚》,还有与孟京辉合作的话剧;其次是文化评论,比如他长达两百多期的《史航说书》以及电台的节目等,但他真正“出名”却是因为微博上的“骂战”。 谈创作 历史剧不光有历史观还要有责任感 史航从1993年开始从事话剧、电视剧创作,产量很丰富。从历史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到参与创作孟京辉的话剧《艳遇》、儿童剧《魔山》、音乐剧《初恋》,还与导演赖声川合作舞台剧《如梦之梦》等,从传统的历史剧和到现代的舞台剧,交叉创作,纵横自如。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史航说:“影视剧和话剧的创作我几乎同时开始的,就好像是我的左右手。如果说有什么难度,那么就在于合作的人。电视剧我可能会与很多导演合作,而舞台剧我只跟一流的人合作,所以后者我不同担心创作会打折,而前者则很难说了。” 在他看来,有关古代的各类剧,按题材风格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历史剧,一种叫古装剧。历史剧就是用古代的价值观来写,如《汉武大帝》、《雍正皇帝》。而古装剧是用当代的价值观来写,像《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现在又出现第三个剧种,就是这几年比较流行的装古剧,就是装成古代的样子,但是它连外壳都做不到,所以它是装古。史航认为一个好的历史剧,不光有历史观,还要有责任感,需要一种人文关怀。 为了更好创作剧本,他还去客串一些角色,比如曾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扮演和尚世航大师,在《神探亨特张》中饰一名以测字为生的街头骗子。史航说,这样对于自己理解每一个龙套的角色更有帮助,争取给每个角色写一段导演删不了的台词。 讲王阳明 他是帮了很多中国人的一个中国人 史航透露,他正着手创作一部以王阳明为题材的历史剧。因为王阳明是宁波余姚人,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因为刚开始创作,不便于透露剧本的具体情节。 记者问及他对王阳明的看法,他很坦诚地作了回答:“王阳明是一个让中国人从道德专制走向良知自知的关键性人物,他是个帮助了很多中国人的一个中国人。和我们当代人比起来,他的思想中依然有古板、僵化的东西,但是他说的吾心光明在今天依然很有意义。吾心光明就是说每个人自带光源,都有良知,这应该是一份自发的、自由的,自在的良知。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老先生摔倒了,良知会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别人的质问或者舆论的压力下作的选择。” 史航补充说:“王阳明对世界的影响非常大,尤其在日本超过了孔孟的影响。在剧中我会编很多他的故事,但是我相信我编的一切,都是为了能传递一点道理在里面。虽然电视剧有时像鸡汤,但是哪怕是道宫爆鸡丁,道理就是那个花椒,你吃的时候可以把花椒挑出来,但是你只要吃了,一定会吃到其中麻的味道,你终究会被影响,这是我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