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流动巴士车和志愿者司机姚师傅。 记者 王思勤 摄 |
□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郑轶文 吕烨 小区面积太大,对老年居民来说,进出有些不便,海曙望春街道清风社区想了一个办法———购置—辆电动观光车,设立小区公交线,定时定点为居民提供接送服务,行动不便或高龄的居民,还能电话预约。自从去年10月推出这项服务以来,清风社区的“流动巴士”就广受居民好评,昨天,记者来到社区一探究竟。 居民们为“流动巴士”点赞 一辆小型的电动观光车,车上有4个座位,每座都配备安全带,为了防寒,小车外还特地罩了一件透明的防风罩。这就是清风社区“流动巴士”的全貌。 上午9点,一名身着志愿者红背心的中年男子出现在“流动巴士”里。他姓姚,是小区保安队长,也是志愿者,昨天一整天的“巴士司机”,都由姚师傅担任。 “流动巴士就在社区里开,不外出,沿社区主干道行驶,路线和时间都是固定的。从社区南门出发,开到东门,到北门绕一圈后,再回到东门,最后开回南门。每天上午9点、10点,下午2点35分、4点,一共四班。”姚师傅向记者介绍说,社区特地设置了东门、南门、北门、中心站四个候车站台,每个站台里都有路线图和时间表,居民可以算好时间到站台等车,“如果巴士出发后还有空位,半路有居民招手示意,我们也会接上他们的。” “坐巴士的一般以老年居民为多,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姚师傅说,负责开流动巴士的志愿者,都有驾照,是谨慎的老司机,在小区里开上一趟,起码要15分钟,车速一般在每小时10-15公里。 记者跟随“流动巴士”,在小区绕了一圈。居民王阿姨在南门附近坐上巴士,她说:“以前,把孙子送进南门旁的幼儿园,再走到东门去买菜,起码得走上20多分钟,现在,搭乘巴士只要5分钟就够了,很方便。” 在东门附近,一位手提菜篮子的老奶奶向“巴士”招了招手,上了车。“我家住在96幢,早上出门送孙子上学,顺路就买了菜回来,现在刚好可以搭一程。”老人笑着对记者说,96幢的位置大概算是社区的中部,平时从家到东门,她要走10多分钟,手里提着东西,就更辛苦,现在社区有了免费顺风车挺好,省时又省力。 “流动巴士”还能提前预约 随后,记者来到清风社区居委会,社区书记张铭介绍了社区流动巴士项目成立的初衷。 “青林湾西区2期到8期构成了我们整个清风社区,占地面积有0.4平方公里,共4470户居民,是海曙区单一面积最大的居住社区。社区共有三个出入口,分别是南门、北门和东门,而公交站点、公共自行车网点等都集中在位于丽园北路的东门附近,去最近的超市和菜场买菜,也都要经过东门,可以说,东门是社区的最重要交通枢纽。可是,对于住在社区南、北两边的居民来说,出行就成了件麻烦事。”张铭告诉记者,曾有很多老年居民来反映过这个问题,社区从去年年初就召开居民讨论会商议对策。 起初,社区的设想是呼吁小区私家车主在出行时给其他老年居民提供搭车便利,但是,考虑到安全和个人意愿,这个设想被大家否定了。随后,就有居民提出了流动巴士的建议。经过多次的居民会议讨论,最后,在辖区爱心企业和街道的赞助下,社区筹资10万余元建造了站点,购买了观光车,并反复研究了路线和具体方案,于去年10月正式开通“流动巴士”。 “巴士运行了3个多月,还是很受居民欢迎的。”张铭说,巴士上下午各两班,特地错开上下班高峰段,专为方便居民出门买菜、就医等,并优先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需求。车辆驾驶员,由社区风景线志愿服务队里的20多位志愿者轮流担任,每个人都有驾驶证和专门上岗牌,以安全、便民为重。如果同一时段内等候的居民较多,巴士也会按需增加往返的次数;行动不便的居民或是高龄老人要出行,也可以提前拨打社区电话进行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