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郭腾达 朱娇娇 “‘万米格网’源于北京市东城区,在智慧时代于宁波开花结果,宁波在全国走在前列。”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刘先林参与宁波市智慧城管二期(第一阶段)项目竣工验收后,给予该项目高度评价。 据了解,我市智慧城管二期(第一阶段)项目实现智慧城管向宁波各城区、区县、地市、园区管委会的覆盖,全大市网格覆盖面积达335.8平方公里,划分万米网格3500个,建立部件数据122.5万余件,初步实现了智慧城管全大市覆盖。 智慧城管还整合规划部门9816平方公里的地理测绘信息资源,实时共享治安、交警等部门的300万条车辆信息、4900余路视频监控资源以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57万余条企业征信资源,有效整合了城市管理供排水信息、内河闸内外水位信息、园林绿地信息、环卫户外广告数据、停车诱导信息等。 记者获悉,在接下来可能出现的雨雪冰冻等灾害天气,该项目就可以派上用场。城管部门可以通过96310城管热线,强化发现、处置过程的监管和应急指挥,对重要市政设施、重要桥梁等地方实时监控。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经过一年半的自主研发建设,鄞州区智慧城管一期项目通过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其中三维GIS平台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它以新城区37平方公里详细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收集包括西至机场路、东至宁横路、北至环城南路、南至鄞州大道的城市数据信息,以二维基础地图和城市设施采集为基底,经三维基础建模和采集纹理的专业处理,建设出1:500的三维城市模型,以精细化建模实现路面、道路、水系、绿地、桥梁、泵站、立交桥下穿涵洞等城市设施内容的立体化展现。 该项目的最大亮点是可通过在下穿涵洞设置监控摄像点,监控城区路面最低水位,配合水位标尺来确定是否已达到危险高度。一旦达到危险高度,将及时在路口设置隔离栏和警戒标志,禁止行人和车辆通行;通过在排水泵站安装监控点,实时查看泵机运转情况,及时了解泵机房内水位高度;通过在排水河道附近安装监控点,实时监控河道水位,为外江排水提供即时信息。 如此一来,水位情况、实时监控影像和数据都可在三维GIS平台上直观呈现,从而构筑成一条严谨、可视化强的防洪排涝线,为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汛期险情及路面积水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的城市管理将越来越智能化。接下来,智慧城管将逐步构建市、区、乡镇(街道)一体的智慧城管三级平台,深化新技术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井盖、内河水位等城市重要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完善城市管理数据资源中心,构建城市管理的“数据分析实验室”,建立初步的科学辅助决策体系和扩大公众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