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童程红 由中央电视台、战友电视艺术中心、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红珊瑚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投资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红星照耀中国》上周末在上海开机。该剧根据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名著《西行漫记》改编。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介绍,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现已确定,在这部伟大著作的背后,有许多宁波人的心血。 翻译、出版、发行,宁波人都出了力 斯诺的原著要“接地气”,就要译成中文。时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的宁波鄞县(现为鄞州区)沙村人沙文汉秘密组织了十几名知识分子翻译。翻译小分队里有两位宁波人,一是王任叔,奉化人,中共党员,当时在上海从事抗日文化工作;二是冯宾符,他是宁波大儒冯君木先生的二儿子,当时在上海从事新闻文化工作。 据考,包括王任叔、冯宾符在内的十几人起早贪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完成全书的翻译工作。而大家都没有分毫报酬。 翻译完成,印刷、出版、发行的经费没有着落。这时候,又一位宁波人挺身而出,慷慨解囊。他就是当地有名的爱国企业家、宁绍保险公司的总经理胡永麒。 《西行漫记》于1938年3月正式出版,一时间万人争读,供不应求,不久,香港等地也出现了重印本和翻译本,许多人由此走上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而胡永麒本人也在该书出版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原著中,也提到两位可敬的宁波人 《西行漫记》中,还有两位宁波人的身影。一是奉化莼湖吴家埠人吴亮平,他曾翻译了著名的《反杜林论》。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在延安的采访活动,吴亮平全程陪同,担任翻译。 斯诺是这样形容吴亮平的:“年方26岁,是位双颊红润、春风满面的青年,才思敏捷的知识分子,已是党内有一定声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毛泽东对他显然颇为赏识。” 毛泽东曾将吴亮平翻译《反杜林论》和陪同斯诺采访这两件事比作“大禹治水”:“大禹是用疏导的办法来治水,吴亮平把《反杜林论》从国外介绍到中国来,把中国共产党、红军、中国革命的情况,通过斯诺介绍到全世界去。这样一来一往,一进一出,过程就像大禹治水一样。” 《西行漫记》中,斯诺还提到了一位“殉道者”,宁波人徐承志。斯诺特意给他化名为朱作其:“一个名叫朱作其的很有才能但严肃认真的共产党员,英语和德语都很好,是个电力专家……他在南方担任顾问工程师,一年收入可达一万元,但他放弃了这样的收入,丢下家庭,到陕西的这些荒山中来,尽义务为共产党贡献他的力量,这简直是不可相信的!” 斯诺评价徐承志“有一种殉道者和热心家的精神”。徐承志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党员,1936年入红军大学学习,后来因病回上海治疗,仍一心挂念革命事业,自费购置电动机运往延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