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马头村举行了一场迎新春做年糕活动。 |
□记者 鲁威 通讯员 夏建奎 “割翠庄”、“狎鸥庄”、“东野耕舍”、“江浒故庐”……听到这些名字时,总是让人联想到武侠小说中大侠的住所。翻开历史的案卷,这些已然成为古迹的住所,现在就在象山港北岸奉化裘村一个名为马头村的千年古村中。 马头村古名鵁鶄。鵁鶄是一种水鸟,因马头地处海滨泽国,鵁鶄聚栖,故以此作为村名。马头大姓为陈、王、黄、叶,其中以陈姓为主。今名马头村“因有马头山而名”。 马头村三面环山,背依银山岗(古称堇山,夏时曾有堇子国),鄞城(宁波)鄞州的故事就从这里写起。东南面临象山港,东西各有银峰溪、洗脚溪绕村而过,村旁有连亘2公里的公园式小山,村口及村中有牌楼、石亭、多个池潭、古井,与斑驳的旧民居构成一幅江南的水墨画卷。 作为古时奉化摆渡过海去象山的交通要道,这里曾经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靠海吃海,如今马头村依旧有不少村民养殖海带、牡蛎等海产品。 记者从灵桥附近出发,驱车1个多小时后到达马头村。走进村里,马头村那些尚完整保留的老宅子,每一片青砖瓦当,每一个花坛、墙角,每一根时光浸染过的旧柱,都好似在风中诉说着光阴里远去的故事。 记者转进一条横向小巷,一高大墙门立于眼前,飞檐翘角,砖瓦镂空雕花。门额正反面都饰雕文字,前为“攸宁”,后为“花封”。走进阊门,里面是一座三合院,二层楼木结构,东西厢各两间,正屋四间,中有堂屋,厚重的“惟暨堂”匾高悬堂中,其字体浑厚,挺拔苍劲。再进去,里面还有二进院落。整个建筑纵深阔达,前后二进楼房共计60余间。谱载“数世同居,共炊近百口,婚嫁频乘,内外整肃,一无间言”,那高大的五马头墙标示着老宅曾经有过的昌盛隆乐,窗棂、木柱、栋梁、格子门上雕刻有桃花、流云、藤蔓等花纹,显示出住宅构建的豪华和细节的精致,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的讲究,也凝结着当年工匠们的技艺。 古宅于清时二十世陈氏子孙所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算得上是马头村留存最久的民宅了。其主人原来开酒坊,发迹后造了这所深宅大院。据记载,从清代嘉庆年间以来,马头村建有前仓门、酒坊、后大园、义门堂、下仓屋等10多处建筑,民国时期又建有金茂房、元大房、王淮房等多个阊门。 目前,马头村的民清旧居基本处于原生状态,积淀着斑驳厚重的人文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