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身边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1月2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鄞州推广德育导师制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素质

  本报讯(记者 徐叶 通讯员 薛丛川) 昨天,记者从鄞州教育局了解到,从去年9月起,该区中小学全面推广德育导师制,由此改变学生评价体系,试图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班主任就是“全能型”选手,学习、生活、思想品德方面的大小事情一把抓,忙得焦头烂额,还留下十分强硬的刻板印象。

  从去年9月开始,鄞州区的小学班级开始组建德育导师团队,原先的班主任当首席导师,还有其他两名任课老师也就任导师,一个班的孩子被分成了三个德育小班,师生还进行了双向互选。

  下应中心小学陈老师认为,班主任“一言堂”被“团队协作”所取代,点子多视角广,处理大小事情更为“和风细雨”,观察孩子也变得立体。

  当然,孩子们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碰到问题找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来解决。对老师组织的活动、设置的课程都有了发表看法的机会。

  按照鄞州区教育局规定,德育导师要“导”学生的五个方面,即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特长诱导。记者看到,这其中的每一项文件都有详细的操作内容和规定。

  与德育导师制相匹配的,是对学生的新型评价体系。鄞州横街镇中学首席德育导师柳老师说,结合“导”的5个方面,学校给学生们发了一份综合素质手册,涉及学生评价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光有学生自评互评、导师点评、家长寄语,还有多次专业心理沟通。柳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特长,综合评价让家长对孩子学业之外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兴趣。

  对鄞州区全面铺开的德育导师制,中国教科院鄞州专家组成员王玉国进行了点评。“德育导师制的建立,采用更多元的方式,有选择地评价学生,这些都能让学生和家长从成绩报告册里读出幸福感。新型师生关系、新型评价方式,与课程改革配套,也与新高考的目标吻合。可以说,学生的一贯行为、关键行为才是重要评价参考。”

  “师生关系处理是一门艺术。”鄞州区教育局团工委书记赵梁杰说,现阶段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更容易让学生感觉到学校老师像个朋友,寻求帮助的渠道更多了,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