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艺宁波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1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小百花时隔20年重排《西厢记》

导演孙虹江:遇到了好演员

  导演孙虹江昨日接受采访。
  记者 胡龙召 摄

  □记者 顾嘉懿

  

  《西厢记》是越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而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版的《西厢记》自1996年之后,已20年不见于舞台。近日,由她们全新复排的越剧《西厢记》进入了最后彩排合成阶段,国家一级演员杨魏文饰演张生,徐晓飞饰演崔莺莺。该剧将于2月12日(大年初五)在宁波逸夫剧院正式与观众见面。

  “宁百版”《西厢记》建立在上海越剧院钱惠丽、方亚芬版《西厢记》的基础之上。导演孙虹江表示,该版本是公认“最尊重王实甫原著”的版本。原版演出时间较长,且有分幕,孙虹江在复排时,保留故事精华,去掉了一些过度场面和“婆婆妈妈”的部分,把全剧串连成不拉大幕、情节紧凑的大戏,时长从原来3个小时删减到2小时25分钟,“更符合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

  孙虹江是“上越版”《西厢记》导演吴琛晚年所收的徒弟,“我老师曾为上海越剧院执导过《红楼梦》《祥林嫂》《西厢记》三个大戏,他辞世前,把一堆导演资料都留给了我”。除了继承和贯彻乃师的导演思路,孙虹江还吸收了越剧大师袁雪芬当年对《西厢记》一剧的指导意见。袁雪芬在世时曾言,张生前半场戏多,后半场戏少,有没有可能让他在下半场也有核心唱段,让生旦戏更均衡一些。“袁老师是一个花旦演员,她能提出这样的意见很了不起,可见是为全剧考虑而不是为演员个人”。于是,孙虹江便与同事沈去疾一起合写了一段张生跳墙而过却遇莺莺毁约,心中难解的抒情唱段,但罕见于舞台。这次他把这一唱段顺理成章地放在了“宁百版本”当中。“效果比较出彩,运用了越剧的弦下调,十分好听,足以成为张生的代表性唱段。”

  此外,这位来自上海越剧院的导演孙虹江还对宁波小百花的演员们多有褒奖,“据说这次宁百集结了最佳的演员力量”。演张生的杨魏文原来是尹派演员,这次唱徐派,仍然“唱演俱佳”。“张生属于才子佳人戏中的经典形象,他没有其他才子那么多拐弯抹角,爱了就是爱了,是一个没有心计的人。”杨魏文说,《西厢》里没有那么多人物,主要靠几个主角不断“上上下下”,完全“靠人演人物,在台上分分秒秒都不能错过”。扮崔莺莺的徐晓飞已经是宁波小百花的“中坚力量”,在排练场十分敬业,即使偏头痛症复发,依然咬牙坚持;演老夫人的郑春芬也是一位国家一级演员,以老生行当反串老旦,很是出彩;做红娘一角的徐秋英则是宁百最年轻的一批小演员中被寄予厚望的人才。

  “《西厢记》不是所有剧团都能胜任演出的”,孙虹江说,他的老师吴琛曾说,如果《红楼梦》是牡丹的话,《西厢》就是一株兰花,清香淡雅,必须要用心、细腻的表演才能看出味道,很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他很庆幸这次和宁波小百花合作能遇到一批好演员,让他对这个戏充满信心。

  今明两晚,该剧将在五乡镇文化中心影剧院预演两场。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