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0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断水的日子

  王林军

  

  早晨起来,第一件事便是直奔洗手间,随着抽水马桶一阵“哗啦”,浑身上下立马一阵轻松。然后便洗脸刷牙,但是拧开水龙头,却不见出水,又掀开抽水马桶的水箱盖来看,随着刚才“哗啦”一下之后,亦无新水补充上来。等到把家里所有的水龙头挨个拧了遍之后,我终于发出一声惊呼:

  “水管冻住了!停水了……” 

  话声才落,刚刚还赖在床上的妻,立马“蓬头垢面”地蹦到了我的面前,“什么?停水了?这可怎么办?”连珠炮的一阵尖叫之后,如我一般,又脚踩迷踪步似的把家里的水龙头拧了个遍。 

  怎么办?找水。我和妻双目炯炯、明察秋毫地把家里的角角落落寻找了一遍,计有战果如下:一、热水瓶里小半瓶;二、儿子昨晚喝剩下的半杯;三、抽水马桶水箱里以前用来节水、装在矿泉水瓶里的一瓶。这些水,我洗个脸刷个牙倒也将就,可妻子和儿子呢? 

  拎着一个大脸盆下楼去借水的路上,我心里止不住一阵懊悔:都说是三十年一遇的寒潮了,电视和报纸也提醒了要备好水,怎么就不听呢?真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敲了几家门,都说冻住了,幸好,楼下一家常去买东西的小超市,倒是没有冻住,总算借到一盆。 

  等一家人紧巴巴地草草洗漱之后,也快到了上班的时间。这时却突然想起,刚刚把水龙头左拧右拧的,现在也搞不清楚每个水龙头是否都已关紧,若有哪个水龙头没有关紧,万一到时来水,岂不要“水漫金山”?还好儿子这几天不用去学校,便让他坐镇家里,时刻密切关注各个水龙头。

  到了单位,心里终不踏实,一是担忧水会不会来,二是怕儿子沉迷于电视,忘了关注水龙头。所以电话便一个接一个地追打过去,其频率都快赶上宋高宗下给岳飞的十二道金牌了。 

  中午下班,到家先拧水龙头,失望。中饭是不用做了,便和儿子下楼去吃快餐。路上,见有一幢楼竟成了瀑布楼,水声哗哗,飞流直下,原来是水管冻裂。这可真是城市里难得一遇的一道壮丽景观啊,我和儿子禁不住有点“小兴奋”地仰头观望了一会。奇景是奇景,不过想想住户可就苦了,相信这段日子也忙坏了自来水公司的抢修队员。

  下午上班,继续和儿子保持“热线”,但直到下班,还是佳音不传。到家,照旧不死心地又把水龙头拧了一遍。没辙,借水再次成为一家人的头等大事。我左手一只老古董铅皮桶右手一只塑料桶,妻拎家里仅有的两只热水瓶,儿子拿两个矿泉水瓶,不好意思再去楼下的超市借水,选择的是离家不算太远的一家公厕。没想到,到了公厕一看,好家伙,这借水的队伍还真是蔚为壮观。拎着两大桶漾进漾出的水,拼尽全力,将两桶水拎上四楼的家,早已气喘如牛。估量一下,这些水还不够一家人今晚明早的用度,所以我把两桶水倒入脸盆、脚盆之后,喘喘气,咬咬牙,狠狠心,又去那公厕拎了一趟。 

  晚上,尽管烧了一壶水,可不敢像往常那般想喝就喝,一怕喝茶费水,二怕茶喝多了尿多,又要费水。临睡前,一家人使尽“综合利用”之能事,尽量用最少的水完成了洗漱大事。当然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也不忘对平常爱玩水的儿子进行了一番“每滴水都是珍贵的”之深刻教育。 

  第二天,虽然天气依旧冰冷刺骨,但阳光倒是今冬以来难得的灿烂,所以我对“冰消水来”满怀希望。可是直到下班,拧遍家里的水龙头后还是滴水不见,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拎起水桶又去借了一趟水。等到家里“盆满钵满”之后,一家人才安心地出去吃了快餐。没想到,吃饭回来,见我们这幢楼竟也成了水帘洞,原来是五楼一家的水管冻裂。赶紧上楼,见我家倒是一切安好,又习惯性地去拧水龙头,不想一阵嗡嗡之后,突然喷射出一股浊流,“水来了!”一声欢呼随之激荡而出。听着美妙悦耳的哗哗水声,这时真感觉如打通了任督二脉那般轻松畅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