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渔民新春第一捕昨日起航

元宵节前市民可吃上新鲜的海鲜

  船员们忙于出海捕捞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码头边堆满了船员们出海后必需的生活物资。
  船员将各种物资搬运上船。
  捕鱼工具的前期检修是必不可少的。

  □记者 鲁威 通讯员 徐华良 文/摄 

  

  春节假期才刚结束,象山、奉化等地的码头边上,渔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大家往船上装冰、加油、加水、搬运蔬菜粮食……按照往年的惯例,“粮草”备足后,我市奉化、象山等地的渔民从昨天起又开始赶赴东海渔场,进行新春第一捕。

  数千渔船昨日扬帆出海

  昨天上午8时许,记者赶到奉化桐照码头时,港湾里停靠着近千艘渔船,船上标着“生意兴隆”等字样的彩旗随风飘动。渔民纷纷把大米、蔬菜、方便面、肉、矿泉水、油等生产生活必需用品搬到驳船上,随后转运到停在象山港海面上的捕捞渔船。浙奉渔17025、17026的船主邬存方在码头上对记者说:“这次招了15名船员,渔船即将开赴东海渔场,估计30小时后可在东海1811海区撒下第一网,希望能捕到更多的经济鱼类,卖上好价钱。”

  在码头,许多来自贵州、河南、河北、江西等地的持证船员正在等待船主前来招聘。今年外地船员比较充裕,他们的薪资水平与前几年相比并没有涨太多。“普通船员一年可拿到10万元,有技术的船员可以拿到15万元左右。”一名在码头边整理物资的船员告诉记者。“这几年船员的工资一直都在涨。不过,由于捕鱼量有限,我们盈利也有限,如果船员费用过高的话,就会进入亏损状态。”一名在现场招人的船主说。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为方便渔船出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在现场为渔船进行航行签证,并会同莼湖镇渔业办干部对停靠在码头上的渔船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救生衣(筏)、灭火器、AIS船舶自动识别和北斗信息终端设备、卫星电话及船舶、船员证书等,确保渔船出海捕捞安全。 

  昨天,全市5000多艘外海捕捞渔船大部分已扬帆出海。

  用上手机APP卖鱼更方便

  在码头上,记者遇到了正在运送物资的船老大沈伟林。当记者问起今年的打算时,他笑着告诉记者一点也不担心,“去年底,我在船上装了一套配合智能手机APP使用的设备,在海上通过手机APP可以随时和家里人聊天,而且可以第一时间将海上的捕捞信息发送给卖家。”

  在沈伟林的船上,记者看到驾驶台上安装了一个类似电视盒的白色小盒子。他告诉记者,只要将这个白色小盒子插上电源,就可以通过船上北斗智能终端接收“海上wifi”信号,再结合手机端APP,就能实现与家人短信互通,非常方便。通过该平台,渔民在任何一处海域都可以在个人智能手机上收发短信、获取天气预报和导航定位。

  “去年底以来,已经成交了好几百单,通过APP结识的几家宁波城区酒店采购员成了我的常客。”另一名船老大沈师傅笑着说。

  第一批海鲜可在元宵节前上桌

  由于所有出海作业的渔船在月初都已返港,春节期间,冰冻水产品占市场主角。据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去年海鲜捕捞量相对平稳,与往年相比属于丰收年。根据水产品批发市场的统计显示,节日期间,全市水产品市场供应相对充足。经营户称,受到人工成本、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海鲜价格依然偏高。不过他们表示,市场水产品价格将在元宵节后恢复至春节前水平。

  此次出海作业的渔船除了在本市附近海域捕捞外,一些深海捕捞船还将航行至黄海南部等海域从事远海捕捞。春汛生产主要捕捞黄梅童鱼、小黄鱼,此外还有鲳鱼、鱿鱼、带鱼等。按照正常作业期来算,第一批鱼货最快可以在渔船出海3天后及时运回。照此推断,春节后出海捕捞的第一批海鲜将可赶在元宵节前“游上”市民餐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