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落地2.5天假期 读者:王女士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到,2.5天休假模式,即“周五下午+周末”的小短假调休方式。《意见》明确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河北、江西、重庆、广州、甘肃等地纷纷出台实施细则。 我建议宁波也能落地2.5天休假模式,这样即可释放周末旅游休闲的消费活力,扩大内需的同时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还能丰富普通百姓的休假方式,使休假计划多样化、立体化,有效缓解“黄金周”变“黄金粥”的出行压力,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继续强化垃圾分类观念 读者:陈女士 我所在的社区去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但个人的感觉是,垃圾分类这件事并没有被小区居民所接纳,仅仅是楼下垃圾桶多了几个颜色而已。很多居民并没有将垃圾分类,而极少数将垃圾分类的居民也有抱怨,他们明明将厨余垃圾分类丢放在绿色垃圾桶中的,但最终却看到楼下黑色、绿色垃圾桶中的垃圾都倒入了一辆垃圾车。 尽管说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是用上几十年的时间才让这一观念深入人心的。但我们需要不断去强化这一观念,鼓励市民垃圾分类,同样垃圾回收过程中也需要诚实。 进一步优化公共出行服务 读者:邵先生 近两年,宁波有了公共自行车,有了地铁,绿色出行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变化。但公共出行仍有许多不便。这些不便包括:公共自行车的网点分布和设置还不够灵活,也不尽合理,有些中心地段的网点,高峰期一辆自行车也没有,但相对冷门一点的网点,有大量的自行车闲置;公交车到站时间很“随意”,而老百姓只能干等,一等半个小时也是很稀松平常的事等。 我希望,未来,我市能够再接再厉,进一步优化公共出行服务。比如,征求民意,调整和增加公共自行车的网点;能加强公交车的时间观念,树起电子通告牌,及时公布公交车进站的距离和时间;视情况加大公共出行的优惠力度,鼓励大家选择公共出行。 多几家医院开设儿科夜急诊 读者:滕女士 都说看病难,小孩子看病更难。前段时间,女儿半夜发起了高烧,我赶紧带她去妇儿医院。结果夜急诊内外全是生病的孩子和焦急的家长,我挂到了1000多号,要轮到,起码得三四个钟头以后。我心想,能等几个钟头的,还是急诊吗?可再一看,那么多人,都等着呢,大家也都是无可奈何,怨声载道。 我希望,我市未来能有更多医院开设儿科夜急诊,同时增加医护人员的数量,最好还能有高年资的医生坐阵,方便广大患儿就医。而针对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政府也要加强规划、引导和奖励,让更多医学生有兴趣、有信心从事儿科医疗事业。 清除老小区里的违规搭建 读者:陈女士 许多老小区都存在违规搭建的现象。以我所在的世纪曙光小区为例,有的居民,在小区楼下公共用地上,给狗搭了个小房子,还有的居民,在自家阳台下,搭起了扶梯。更让人生气的是,街道、社区见怪不怪,对此视若无堵。 老小区的规划本就落后,用地本就紧张,存在停车难等许多问题,加上违规搭建,不仅有碍观瞻,也影响了其他居民的正常出行。 我希望相关部门能行动起来,不要以各种理由推托,认真排查、果断清除老小区里的违规搭建,更好地照顾广大居民的利益。记者 陈胜男 童程红 如果您想捎话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交自己的看法。本报将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传递给代表委员。 宁波晚报微博:http://weibo.com/nbwb0574;http://t.qq.com/nbwb007/ 宁波晚报微信:请关注“宁波晚报”微信,公众号搜索“宁波晚报”即可。 宁波晚报热线:87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