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叶 河水潺潺、杨柳依依,全省开展“五水共治”活动以来,甬城曾经的一些“黑臭河”正在逐渐变清,周边环境正在大幅变好。在这其中,我市各级政协委员们做出了他们的贡献。事实上,“五水共治”仅是政协委员开展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还深入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助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为河水变清出谋划策 市政协委员、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推广研究员张硕,因长期从事科学合理施肥和畜禽粪污排泄物治理研究和推广工作,对农村污水治理有着特殊的敏感性。“五水共治”工作推广以来,她便没了“工作之余”的概念,偶尔住在养猪场,又常常深夜挑灯研究污水处理难题。 “家人早已习惯我带着异味回家,就连孩子也知道我为何如此。”张硕说。“五水共治”工作开展初期,有关部门曾提出用化学试剂处理农村污水的想法,张硕则认为这是一种消极处理方式,多次建议运用生物处理途径,推进生态循环农业。据了解,我市“生态循环农业”目前已走在全省前列,而其中水环境部分治理也经常有人来参观学习。 在“五水共治”活动中,我市有2000多名省、市、县政协委员参与。据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政协委员们已实地查看村(社区)958个、企业934家,实地查看河(江、溪)3000多公里。从中,政协委员发现并向当地党政及有关部门反馈问题1018个,已整改的730个,提出并被采纳的意见建议多达693条,民主监督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献计献策 除了关注水环境治理,政协委员们还放眼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针对“十三五”如何科学谋划、宁波经济如何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又该如何加强和创新等,积极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据了解,市政协改“双月恳谈会”为“月谈会”,把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列入年度协商重点,去年先后组织了40多位专家委员进行专题协商,提出20多条对策建议。其中市民特别关心的,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市土地规划利用总体调整、姚江奉化江流域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等议题,先后组织6次专题协商活动,为我市重大政策制定出台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参考。 努力建言极力促进民生改善 民生热点难点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的“柴米油盐”,受到政协委员们更广泛的关注。2015年市政协通过月谈会、专题协商、提案办理等多种方式,多层面推动破解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这些问题来自群众生活的各方面,如棚户区改造、农村污水治理、护工队伍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活垃圾分类、小区物业管理、欠薪防范处置、中介组织规范化管理等。政协委员们不光开展各种深入的恳谈交流,还进行多元调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极力促进民生改善。 据介绍,市政府在谋划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过程中,充分吸纳市政协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将政协委员提出的危旧房改造、大气治理、出行畅通、教育卫生、养老服务等方面问题,纳入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2015年市政府42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