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2016年宁波市两会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宁波蓝”从朋友圈到了两会现场

昨日各代表团集体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记者 滕华

  

  春节期间的“宁波蓝”,有多美,你还记得吗?半个月过去了,它竟从微信朋友圈“走”到了市两会现场。在昨日下午的各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审议《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成了代表们的热议话题。

  治理大气污染也是大家的事儿

  “我希望,365天,天天都能见到这样的湛蓝天空。”在鄞州区代表团全体会议间隙,市人大代表、宁波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一科科长王秀芳和记者聊起了她的“宁波梦”。“当然,这个梦有点不现实,毕竟春节期间的蓝天,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行驶车辆减少、企业减产共同得来的,但希望宁波的天更蓝是几乎所有市民的心愿。”

  王秀芳代表说,宁波和其他城市有着不同的“根底”,从城市定位来说,化工、钢铁等已经做大的产业只能慢慢进行调整。“从条例本身来说,我更关注作为个体的我们,即每个生活在宁波的市民能为大气污染做点什么?”

  她打了个比方,以前天气好的时候,一家三口开着车去鄞江搞个露天烧烤,这感觉多有情调的,但现在,大家担心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都不这样做了;以前过年,谁家都会买点烟花爆竹来热闹热闹,现在随着政策的调整和公民意识的改变,放鞭炮的也越来越少了。“治理大气污染,不单单是政府的事儿,更是大家的事儿。”

  为决心信心“点赞”

  要蓝天白云,也要经济发展。有不少代表发言指出,市委、市政府非常有智慧地处理好了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法规的出台对宁波改善大气环境一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我要为宁波市委、市政府点个赞!”市人大代表、宁波中学校长李永培说,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是宁波建设生态城市的一个延伸,并且将之提高到法规的地位,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大气环境。“把这样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拿到两会上来说、来表决,反映的是我们的市委、市政府对这场大气治理战的决心和信心,更是对民生的一种关切和回应。”

  李永培代表说,老宁波的“三支半”烟囱曾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到了大跃进时代,烟囱也越来越多,这都是城市在时代发展中的问题。但法规的出台,也并不是如意金箍棒,马上能变回蓝天白云。“这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把法规形成共识,把立法立进人心,来共同应对这些城市发展中的‘阵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