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元卓 通讯员 孙红村 张基隆 郑瑜 郑轲 “医生,我老是感觉耳朵嗡嗡响,听不清别人讲话,这是怎么了?”近来,这样的耳鸣患者在我市各大医院屡见不鲜。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记者采访了鄞州人民医院、宁波市二院等了解到,目前耳疾患者中除了外耳道炎、中耳炎等比较常见的疾患外,耳鸣患者呈上升趁势,严重者甚至出现“耳聋”,而年轻患者偏多。 长时间戴耳机容易耳鸣 昨日,记者从鄞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张建耀处了解到,目前“耳鸣”患者日益增多,一天要接诊7例以上,严重者甚至出现“耳聋”,年轻患者偏多。前不久,就有一名高三学生来就诊。“高三了,要面临高考,学习压力比较大,熬夜看书是家常便饭,也不知道为何3个月来耳朵里一直‘嗡嗡’响,当时也没在意,这几天竟然听不清别人说话……”17岁的高三男孩向张医生诉说病情。张建耀分析男孩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患上耳鸣,再加上未及时治疗导致听力下降,目前接受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张建耀介绍,近几日接诊的“耳鸣”年轻患者较多,和他们经常通宵玩乐、熬夜玩游戏、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13岁的一名女孩就是因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入睡,患上“耳鸣”。女孩的爸爸王先生介绍女儿的情况:“我女儿睡觉之前总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这个习惯保持了好几年了。前几天她突然告诉我,她耳朵里总会出现‘嗡嗡’响,现在这种‘嗡嗡’响更严重了。”张建耀说,很多年轻人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还有的选择戴内耳式耳机,都是很容易伤及耳朵的。 张建耀介绍引起“耳鸣”的原因非常复杂,还有一些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耳鸣”患者总感觉耳朵里好像有群蜜蜂“嗡嗡”在叫,叫人心烦意乱。如果是因为药物引起的就要咨询相关医生,进行调节用药。 张建耀最后提醒大家注意,患者若出现“耳鸣”现象应尽早来医院就诊,若持续性超过一天更应引起重视。据有关数据显示,听力残疾中50%可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通过正确方法保护听力,能阻止或延缓听力障碍的发生、发展。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疲劳,勿熬夜,平时多调整心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若身体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老年病患者情绪不好也会引发耳鸣 此外,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不能生气,要管理好情绪,否则也会导致耳鸣。家住鄞州区的76岁马大爷就是高血压病患者,由于血压未控制好导致末梢血管动脉硬化,促使局部供血不足引起神经性“耳鸣”。“我家老头子高血压病史已有20年了,降压药老是不按时吃,平常又爱喝点老酒,昨天喝酒时和我闹了一点小别扭,一生气情绪一激动就突然出现头晕、耳鸣……”马大爷的老伴老王当时吓坏了,赶紧陪他来鄞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治疗。经过张建耀的诊治,马大爷病情已有所好转。 耳鸣持续超过一天就应重视 张建耀说还有最常见的病例就是“听神经瘤”引起“耳鸣”,这类耳鸣多为单侧性,高音调,如蝉鸣声或汽笛声,轻重程度不等。随着肿瘤的不断增长,将压迫耳蜗神经、前庭神经和内听动脉。不仅引起听力下降,还会引起持续缓慢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及走路不稳等症状。张建耀提醒患者注意,突发性“耳鸣”的患者也较常见,其危害大。早期一旦出现单侧耳鸣或听力下降,需尽早去医院耳鼻喉专科就诊,若“耳鸣”反复发作或伴有头晕等症状应引起重视。 各种掏耳朵习惯也会引发耳疾 除了熬夜、压力大、长期疲劳、睡眠不足等容易引起耳鸣外,还有一些陋习会严重影响听力。宁波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胡宝华告诉记者,近来他一天接诊七八十位病人,其中70%是耳疾患者。不少人是春节带来的“节日病”。春节放鞭炮导致耳鸣,甚至耳聋。因为放鞭炮会导致爆震性耳聋,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耳鸣,严重的还会失去听力。还有的一种情况是,经常用掏耳勺、棉签、牙签、餐巾纸等掏耳朵,因掏耳朵引起的耳部发炎与普通感染不一样,相当顽固,治疗也增加许多难度。所以,胡宝华再三提醒大家,平时不要随便掏耳朵,为了保护耳道,要果断放弃这种陋习。 此外,还要改变一个擤鼻涕的方法,有些人擤鼻涕会捏住两个鼻孔擤,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两个鼻孔被同时捏住的话,鼻涕就会往耳朵方向压,容易导致中耳炎。昨天,胡宝华就接诊到一个病人,他说自己是正月初一那天感冒流鼻涕的,就努力压住两个鼻孔擤鼻涕,后来竟然出现耳朵痛,还流脓,胡宝华说,患者就是因为擤鼻涕的方法不对引起耳部发炎的。胡主任提醒患者注意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是,捏住一侧鼻孔擤,否则就会把鼻涕往耳朵方向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