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日晚进行的CBA半决赛的第四场较量中,辽宁队力克广东队挺进总决赛,将与四川队争夺总冠军。四川会不会成为CBA历史上第一支靠“三外援”夺得总冠军的球队?对于四川球迷来说,三年内“咸鱼翻身”,幸福来得好突然;对于俱乐部来说,是一次短线操作的成功范例;而对于CBA和中国篮球来说,则是一则幽默十足的冷笑话。 CBA历史上的总冠军,无论八一、上海、广东,取胜核心皆是本土球员,即使依赖马布里和莫里斯的北京,夺冠之路上也少不了孙悦、李根等强力内援。总决赛上一次眷顾三外援球队是2013年,山东依靠杰特、弗罗曼和阿巴斯闯入总决赛,最终被广东横扫。 如今卷土重来的四川是联盟火力最强的球队,季后赛里保持全胜纪录,包括横扫夺冠热门新疆。在与辽宁的数据实力对比中,除了在助攻和抢断上稍有劣势外,丝毫没有总决赛新军的稚气。 假如四川夺冠,一项新的纪录将载入史册,也到了CBA必须调整外援政策的时候了。“邓哈哈”组合场均合力贡献近76分,占了全队的66%,本土球员中除了孟达,几乎没有像样的攻击点,全队稳定的轮转阵容不过7人。无论从球员结构、板凳深度、还是战术素养、团队协作,从来没有任何强队可以如此生存。 四川模式的成功释放了不乐观的信号———高度依赖外援可以解决一切。“邓哈哈”上赛季帮助青岛打出了队史最佳战绩,本赛季若带领四川夺冠,注定成为其他鱼腩球队寻求逆袭的法宝。曾经的“阿巴斯定律”很快就被“得邓哈哈者得天下”取代。联赛总冠军如果在一买一卖中变得唾手可得,谁还会着力青训和梯队建设? CBA会因为宠幸几个外援就不姓“C”了么?中超斥巨资引进外援就不姓“中”了么?窃以为,篮球的事情必须在篮球场上说。篮球场上的三外援相当于足球场上的“六外援”,中超目前会允许一半以上的外援么?如果说足球外援的作用是引领带动,篮球外援在场上的作用就是主导决定,对于本土青年运动员生存空间的挤压不言而喻。 中国篮球在世界的水平远在足球之上,外援在提高赛事精彩程度、带动整体水平提升、补强弱旅方面的功能已经基本实现,但不能成为夺冠的全部筹码。CBA应该足够自信,外援的边际效应已经显现,更多的外援不会吸引更多观众,适当减少也不会影响赛事市场活跃度。 CBA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它目前的定位是扎根于本土的联赛。CBA不会因为雇佣了几个外籍球员而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急功近利之下,外援完全服务于短期成绩,CBA将在异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刘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