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边城雨 通讯员 胡章 今天是世界水日。市水利局昨天发布的《宁波市2015年度水资源公报》显示,2015年,宁波降水丰沛,降水量比常年多了37%;全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与上年相比,总体水质情况进一步提升。 去年降水特别多,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公报显示,2015年宁波市降水年内分布不均状况显著,汛后降水年明显偏多。据统计,2015全年我市面平均降水量2078毫米,为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的第二大值,仅次于2012年的2104毫米,比多年平均多37%,属丰水年份。但是,全市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的状况十分明显,上半年降水偏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2.3%,一度出现供水紧张的局面;下半年特别是汛后降水量明显偏多,比多年平均偏多2.3倍,例如7月、9月、11月和12月的降水量分别是历史同期的2.8倍、1.4倍、3.7倍和2.7倍。年末各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比年初增加3.09亿立方米。不过,因流域水系自成体系、过境水量少,以及人口稠密等因素,我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比较小。据计算,宁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浙江平均水平的57%,全国平均水平的48%。 用水效率在全国保持领先 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22.97亿立方米,与2014年基本持平,比2010年增加1.71亿立方米,增长8%,其中生活用水量增加0.46亿立方米,生产用水量增加1.06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增加0.19亿立方米,分别比2010年增长10.4%、7.3%和8.0%。2015年全市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为29立方米,比2010年下降31.0%,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为16.6立方米,比2010年下降10.8%,用水效率继续领跑全国和全省。 农村饮用水逐步实现“喝好水” 公报显示,我市居民生活用水全部来自水库水。去年全市自来水总供水量达到9.87亿立方米,比2010年增加7.4%,其中宁波市区供水系统从2011年起结束河网取水,水源全部来自水库。农村饮水方面,我市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71.2%提升至“十二五”末的97%,预计在2016年底可达到99%以上。“十二五”期间,为提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水量、水质安全保证率,实现“有水喝”向“喝好水”的转变,我市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重点转为以净化消毒设施配套、入户管网改造和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共投入近5亿元,受益人口达58万。 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市区分质供水体系 2015年,全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与上年相比,总体水质情况进一步提升,其中水质为II类及以上的水源地数量占参评总数的81.5%,比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我市主要江河及平原河网水质稳中有升。 2015年我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为392立方米(按户籍人口计算),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230升/人·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24升/人·日。另据介绍,未来5年,我市将全面提高水资源的综合效益。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宁波市区分质供水体系,其中市区自来水供水规模为200万立方米/日,水源来自水库;推进工业专用供水系统建设,水源为河网及境外引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