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燕 夜晚的广场颇有夜市的氛围,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出售的多是一些吸引孩子的小玩意儿。女儿乐颠颠地东摸摸西看看,几乎每过一摊都要驻足,偶尔还要蹲下来细瞧。陪在她身边的老公和我有点意兴阑珊,正欲调头,却被不远处的一个小摊位牵住了视线———显然,那个位置摆地摊是不理想的,但聪明的摊主在两端各放了一个造型可爱的小夜灯,灯光柔和、温馨,引人注目。待视线微微上移,发现摊主居然是两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好奇心被勾起了! 摊位旁已有三五个小学生蹲在那里,边挑挑拣拣边跟两位小摊主小声说着话。我注意到竖在地上的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牌子,上面的字迹很稚嫩———“小学生义卖活动(捐助困苦学校)”,牌子空白处还画上了花朵和绿叶。塑料布上摆放的货品可算得上丰富:除了数量较多的童话、科学、作文辅导等书籍,还有一些头饰、文具和小玩具。那两位小摊主用跟星星一样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看,眼神纯真而热切。老公先买了几支笔,然后蹲下来问女儿喜欢什么,女儿一会儿捏捏发夹一会儿摸摸玩具,最后又去翻阅绘本,我注意到一本《小学生作文起步》,决定买下。 在我们挑选期间,那位梳着两角辫有着圆乎乎脸蛋的小摊主一直在积极地报价格,另一位穿花裙子的大眼睛小摊主则略微羞涩,她边摆正有点翻乱的货品,边不时抬头望向我们,接上我的视线时,微微一笑后立马又低下头去。小夜灯浅粉色的光在她稚嫩的脸上轻轻跃过,特别好看。算钱的时候,两个小姑娘有点手忙脚乱,两人在边上核对了好几遍价格后,把钱找给了我们。我问:“小姑娘,你们卖得那么便宜,会不会亏啊?”两人同时摆了摆手,梳两角辫的小摊主告诉我,货品都是班里的同学们捐的,卖掉的钱可以帮助那些贫困的小朋友,让他们也能好好上学。说这些的时候,她那小圆脸上的神情很是郑重,而大眼睛小摊主则在旁边不停地点头。我们离开时,顾客已明显多了起来,两位摊主于忙乱之中还不忘向我们挥挥手,两双亮如星辰的眼睛满含笑意。 没走出多远,女儿的欢叫声突地响起:“妈妈,好大的灯啊,还在动!”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那个灯特别大特别亮,应该是被走动的人捧在手里的。女儿兴冲冲地朝那个灯跑去,待越来越近时,老公在旁边轻声道:“啊呀,又是一群小朋友!”原来,我们看到的那个“大灯”其实是好几只小夜灯并排放在一个大竹篮里的效果,而竹篮的中间盛满了发饰之类的小货品。那只大竹篮被一位小学生模样的女孩儿紧紧地抱在胸前,她慢慢悠悠地往前走,旁边还有好几个抱着各种玩偶、书籍的小女孩相伴左右。在我们凑近打量的时候,她们显得有点不知所措。看着孩子们局促腼腆的模样,老公忍不住问道:“小朋友,你们是不是爱心义卖的?”她们似乎这才回过神来,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啊是啊。”女儿看中了一只小熊玩偶,我们付完钱刚欲转身,女孩们脆生生地说了句“谢谢”,还不约而同地鞠了一躬,我的心里和眼里顿时微微一热———以那帮孩子的“含蓄低调”,那很有可能是她们的第一单生意。我微笑着提醒她们,至少应该写个牌子或者做一些明显的标识,让大家知道你们是在义卖。抱篮子的女孩儿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有点沮丧地拿出手机告诉我,她原本是用手机录了音的,可以边走边放录音,但是发现录的东西出了点问题……我大赞这是个非常好的方法,下次准备充分了生意一定会很好的。孩子们的小脸马上阴转晴了。 女儿抱着她的玩具蹦蹦跳跳地朝前走,不时又回头望几眼,嘴里念叨着:姐姐们的灯真亮真好看……快要走出广场时,我也不禁搜寻起那几盏小夜灯的身影———闪亮的“大灯”继续缓慢移动着,两个粉色小灯依然在那里散发着温暖的光芒。这真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小夜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