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制图 雷林燕 |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叶赛君 凭借身份证号注册登录,共享宁波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市民不仅能免费学习网上课程,还能作为教育资源提供者分享原创教育资源,并有望通过第三方支付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想法,今年都有望实现。昨日,2016年宁波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在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召开,该平台将在公益与市场兼顾的道路上提供给宁波市民更多元的选择。 外包服务 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 宁波智慧教育平台到底是个啥?打个通俗的比方,这个平台就像某个购物网站,搭好框架后,由个人、单位,以及一些企业往里边填充内容。里边有大量的免费教育资源,也会有一部分收费项目,供市民多样化的选择。 据了解,去年底,宁波市教育局明确宁波鸿达服务公司为宁波智慧教育运营公司,并专门发文成立了公司智慧教育部,明确由智慧教育部以各项应用为抓手,探索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的新机制。这种方式,是我市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上的一次有力尝试,拉开了宁波智慧教育市场化运营的帷幕。 为此,昨日的智慧教育推进会,也首次邀请了9家企业参加。这些企业现场展示了“教学助手”、“微课100”、“语音技术”、“学科网”等优质教育教学应用,方便在场的学校选用。服务外包,让专业公司来做专业的事儿,这样学校就不需要组建专门的队伍和添置昂贵的硬件设备了。 据介绍,今年接下来的时间,宁波智慧教育将积极开展“甬上云淘”(宁波智慧教育官网中的子项目)运营工作,计划在一年内吸引50家以上单位入驻,为宁波智慧教育平台提供内容,一些精品内容将需要支付收看。 私人订制 用户可扮演多重角色 宁波智慧教育在摸索阶段已积累了大量免费教育资源,颇受师生欢迎。据统计,去年10月到现在,该学习平台累计访问量已超过250万人次,总用户数超82万个,总资源数也将近50万个,可下载资源总容量近10TB。历史上的最高日访问量在30万人次以上,历史最高有效活跃用户达到了1.6万人。 不过平台可不是“师生专有”,而是向所有市民开放的。随着以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云平台、统一门户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宁波市智慧教育(二期)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下一步将进入全面推广应用阶段。这也意味着广大宁波市民都可以自由使用学习平台中的海量教育教学资源。 现阶段,广大市民可以通过宁波智慧教育门户(www.nbsedu.com)进入学习平台,点击“免费注册”,即可按操作提示进行注册登录,注册时根据身份证号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六位。 作为该平台的用户,市民不光可以登录学习,还能发挥想像力构建“私人订制”的空间,空间之间能相互访问,也能建立优质课程的超链接,甚至还能上传原创知识产品进行售卖。如此,市民就成了教育资源的个人资源供应商。目前,前两步已能进行了。 据介绍,这第二步其实是宁波智慧教育的一项具体应用,为了鼓励市民多尝试,正在进行“百千万优秀空间”评选活动。5月中旬前,将评出100个优秀学校机构空间与1000个优秀教师空间;5月中旬起至10月,将对“学生个人用户”与“市民个人用户”进行评选,共评出1万个优秀空间。 助推市场 今年暑假教师有望开网店“售课” 据了解,现阶段宁波智慧教育平台将引入第三方支付公司,比如支付宝等。不过即便具备了交易的条件,个人申请开店售卖原创知识产品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目前,宁波智慧教育会先鼓励教师个人用户使用这项功能,预计配给每名教师的资源上传空间在15G左右。不过即便有了开店的权利,教师从“授课”到“售课”的角色切换将面临不少考验。这些浸润教师心血的知识产品,既可以作为免费教学资源上传,也可以当商品适当收费,教师心里得有个度。 “当然收费也得有市场,课程好坏得接受‘大浪淘沙’。”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主任张曦称,提到课程收费,大家都觉得比较敏感,但法律并没有禁止这种行为,也不能全盘否认它的积极作用。尝试市场化运作,从某种程度而言,能给宁波智慧教育平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力。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相应的规范也会随之跟进。 根据他的描述,这种模式将会像淘宝上开店,教师在“甬上云淘”申请开店后,上传经后台审核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视频课程,可以是学习资料,甚至一些学习经验,市民按价购买后,教师就能获取相应的费用。“这类店铺有望今年暑假开张。”张曦认为,此举肯定是要在保证教育公益化需求的前提下进行,而且仅仅是针对一些高端的私人订制需求尝试的市场化运作。 他说,面对面授课是不可替代的,但网上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大趋势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从某种程度上能推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化。 扩充资源 组织全市35%教师“晒课” 按照设想,宁波智慧教育平台其实是具有“社区”功能,市民根据个人需求上网分门别类学习,用户之间还能分享交换资源。除此之外,该平台还将继续发挥其他很多作用。 2016年,宁波智慧教育将继续推进平安校园监控分析系统、智慧校园卡、校园无线网络覆盖、云录播、云计算中心等应用的完善和推广,在部分学校已经体验到智慧和便捷的基础上,今后将有更多学校和师生享受智慧教育的成果,感受到各项现代教育技术给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来的高效。 除原有应用项目的深入推进外,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也将推出一系列便民应用。以“教学助手”为例,该应用是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应用建设中的一项,它集教材资源、课前导学、同步备课、互动课堂、在线检测、课后作业为一体,涵盖50余万条匹配教材的碎片化精品资源、300万条优质题库资源。 同时,还可以高效利用教室中原有的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为广大师生提供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的教学应用服务。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可以在电脑、手机等不同场景下开展同一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互动方式,提升家校互动效率。 结合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建设,为了让家长们也能更好地参与其中,了解孩子们在校学习情况,宁波智慧教育将依托统一数据中心,做好宁波智慧教育门户APP的设计与建设工作,教师、家长可通过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安装门户APP,及时、随时收到系统定向投放的信息和智能推送的资源,更好地实现极低成本的家校互通、信息共享、社区互联。 此外,今年宁波智慧教育将建设更多的优质本土教学资源,新建1000节高品质微课课程,开设500节市级名师课程,并评出200个优质系列化网络课程,实现本土资源建设的系列化与特色化。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宁波市还将组织全市教师在教育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晒课教师要达到全市教师的35%,并将评选出1000节市级“优课”。而这些课程都将整合进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供广大师生、市民观看和学习。 推广使用 第二批试点学校达25所 据了解,2014年底,我市已确定了首批23家宁波智慧教育试点单位。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各单位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了一些高效的项目。 江北区中心幼儿园实施了“人人通”幼儿发展记录与激励评价项目,采用积分制,针对幼儿园管理及孩子在园内的各个环境进行评价。老师们可以通过该应用对孩子进餐、午睡等情况进行评价,表现优秀的小朋友会被发放“小星星”用以兑换奖品。同时,该园还积极尝试使用智慧幼教平台和云共享平台,让校园管理变得更高效,家校沟通也更为方便、紧密。 为了加快推进全市智慧教育应用,更好地发挥“排头兵”的示范带动作用,昨日的会议上还公布了宁波智慧教育第二批试点学校,并现场进行授牌。 第二批试点学校共25所,包括宁波中学等5所普通高中,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等2所高职,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等6所初中,海曙中心小学等8所小学,鄞州区实验幼儿园等2所幼儿园以及宁波国家高新区信懋学校等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