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警方搜查出的油桶和热风枪。 |
 |
图中红圈内为油桶中的死老鼠。 记者 殷欣欣 摄 |
□记者 殷欣欣 实习生 杨介普 通讯员 朱君敏 魏君驰 一名男子以桶装食用油内有老鼠为由,向商家开出天价索赔。原以为只是“讹人”事件,但警方介入调查却有了惊人发现:男子竟然是故意将老鼠放进油桶,然后蓄意敲诈。油桶明明没开封,老鼠是怎么放进去的呢?昨日,记者对整起事件进行了调查采访。 投诉者开出巨额索赔,商家主动报警 开始是当事商家报的警,称和一个消费者有纠纷,感觉对方在恶意敲诈。警方介入后,向当事双方了解情况。 消费者陈某称,自己已来宁波十一年,现居住在海曙区。本月20日,他在江东区世纪联华超市买了两桶优飨牌菜籽油。回家后妻子做菜时,发现瓶底有一只死老鼠。于是,陈某在22日来到超市“讨说法”。 超市负责人和陈某沟通后,陈某要求超市联系菜籽油厂家解决此事。24日上午11点,优飨牌菜籽油四川厂家的负责人姜先生赶到了宁波。他查看了陈某所购买的油,确认其没有开封痕迹,以为确实是自己的产品出现了问题,于是与陈某协商赔偿事宜。陈某狮子大开口,一桶售价89.9元的菜籽油要求赔偿20万元,并称如果拿到这笔钱,将捐给慈善机构。姜先生表示不能接受,提出如果确实是质量问题,愿意退货并以适当的价格进行赔偿。陈某并不买账,双方没有谈拢。 几次协商未果,陈某以报警为由威胁商家。这反而让姜先生看出了端倪,怀疑陈某可能是恶意敲诈。于是,姜先生主动报了警。 当事人疑点重重,警方实验发现瓶盖可脱卸 25日,江东区福明派出所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调查,警方分析认为,老鼠跑进“油瓶”,只可能出现在两个环节:一是空瓶运输中,一个是灌装过程中,但是看完商家提供的流水线视频后,全部排除了这两种可能:空瓶运输中有工作人员进行一一检查;灌装前油会先经过滤网过滤,再由细小的管道注入瓶中。排除了生产加工中老鼠进入油桶的可能,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后期人为”。 福明派出所于是对陈某展开调查,发现陈某从头到脚都在撒谎。 陈某,江苏人,37岁,并非自称的“已来宁波十一年,现居住在海曙区”,而是3月20日才来到宁波,在宁波并没有固定住所,而所谓的“老婆”此时正在老家江苏。陈某到达宁波后就住在海曙区马园路附近一宾馆内。 宾馆监控视频显示,陈某的确在20日拎着两桶油回了房间。令警方奇怪的是,他在宾馆吃的都是外卖,并没有自己做饭,买来菜籽油有何用处?对此,陈某的解释竟然是,自己有每天喝菜籽油养生的习惯,一天能喝“三斤”。 陈某匪夷所思的说法,更加大了警方对他的怀疑。警方搜查了陈某居住的房间,发现了一把热风枪。而热风枪的功能是:利用发热电阻丝的枪芯吹出的热风来对元件进行焊接和摘取。 警方拿到这一关键工具后推测,陈某很有可能使用热风枪将油桶的整个瓶盖完好无损地取下来,然后将买来的仓鼠放进去,再趁热将塑料瓶盖重新装回去。 为了证实推测是否正确,警方工作人员拿了一桶未开封过的菜籽油做实验。结果发现,即使不使用热风枪,只要将瓶盖整个浸泡在热水中,停留一会儿,等瓶盖发烫,就可以轻易将整个瓶盖取下,而重新装回去,也丝毫看不出打开过的痕迹。 面对无法解释的热风枪,陈某沉默了,但他拒不承认对菜籽油桶动过手脚,而改口称,在购买时就已经发现里面有东西,故意买来准备敲诈厂家。 该男子曾涉嫌两起类似案例 为了进一步搜集证据,警方网上搜索发现去年年底《常州晚报》曾报道过类似事件:“芒果汁有死老鼠”、“药酒死老鼠”,投诉人都是姓陈。两起事件中,密封瓶内均出现了死老鼠。投诉者均是找到商家要求私了,如果商家不同意,投诉人便会扬言闹事。最后商家为了息事宁人只好妥协。据了解,这两起事件,两个商家共“赔偿”了投诉者5万多元。 由于事件太过相似,福明派出所立即联系了常州警方,初步确定那两起案件也是陈某所为。 至此,警方摸清了陈某的作案方式。陈某基本在浙江周边城市作案,选择下手的都是深色或浓稠的饮品、食物。而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家大多是中小企业,怕传出去有负面影响,往往同意“私了”以息事宁人,陈某正是利用了厂家这一心理,数次敲诈成功。 接下来,警方会将出问题的油桶送去相关技术部门,对瓶盖和老鼠放入油桶的时间进行检测。目前,陈某因涉嫌敲诈已被福明派出所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 警方检查陈某随身物品时,发现其有一张银行卡内不久前收到了嘉兴市一笔3万多元的汇款,不排除陈某在其他城市作案的可能。福明派出所民警提醒,如果商家有类似事件的线索,可联系福明派出所。同时,也提醒市民,如发现购买商品出现问题,可联系消保委或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另外,警方建议商家,为防止此类遭遇,可在瓶口加上一层塑封。“塑封面积当然越大越安全,最好把整个瓶子都封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