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三江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2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的春游

  王云敏 

  

  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带学生外出春游。2002年,我还在江苏工作,作为学校幼师班的班主任,我准备带领学生去扬州,领略二十四桥的美。

  学校领导审核通过了我的春游报告后,我立即召集班委会的成员,公布了春游的消息,布置了费用预算等任务。两天后,一名班干部向我反映说:“全班35人,34人报名了,吴霞没有报名。”吴霞来自兴化,擅长绘画,衣着朴素,平素不爱讲话。我抽出吴霞的档案,她的父亲早在几年前就已病故,母亲独自抚养她。这应该是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200元左右的春游费用对她来说也许是难以承受的数目。作为班主任,我应该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我决定发动其他同学献一份爱心,凑足吴霞春游的费用。这样一来,还可以用生动感人的事例在全班进行一次德育教育。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班委会成员,自己带头捐了50元。班长对我说:“王老师,您放心吧,这件事我们会办妥的。”

  然而,就在春游的前一天,周五放学后,吴霞向我请假说要回兴化。我很意外,温和地问她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回家,家里有什么事。这个腼腆的女孩坚持要回家,却始终不肯告诉我回家的原因。当时仅比学生大了几岁的我,有一种扫兴的感觉,好心好意地想帮助她,可她却不领情。情绪低落的我向一些班干部打听情况。他们却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班长更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问我:“王老师,明天春游,您的运动鞋准备好了吗?”我更扫兴了,心中暗想,你们几个事先说会圆满解决吴霞的事情,可现在……吹牛了吧!

  春游的那天早晨,我和学生们来到集合地点,上车坐好。一路开啊开啊,突然发现司机在班长的指挥下往兴化方向开了。我疑惑不解地问学生,怎么改成去兴化了?“到了兴化,您就明白了!”这些孩子狡黠地卖起了关子。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兴化,那个叫垛田的地方。公路边,吴霞和她的妈妈正等我们。“王老师,欢迎你带着孩子们来我们垛田玩!”朴实的吴霞妈妈诚恳地拉着我的手。我看着学生,他们发出了会心的笑声。早就听说垛田风光旖旎,是一种独特的农田地貌,每年春季,油菜花开的时候,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坐在带有浓郁水乡特色的小船上,穿行于大片油菜花中,我和学生仿佛置身于水上森林,听吴霞如数家珍般地介绍:“垛田风光,万岛之乡……”此时,我惊喜地发现这个女孩子是那么自信,那么美丽。临走时,班长将装钱的信封塞给了吴霞,说:“这是你给我们当导游该得的!”

  这些孩子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明媚的春光下,我的眼睛湿润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