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新 “宁波大学公交车站这边堆满垃圾,一直无人清理。难道是因为在镇海和江北交界处,就一直无人来管理吗?”网友“最终最后的我”在微博上这样吐槽。事实如何呢?记者兜兜转转问了一大圈,也没发现哪家单位说得清这块的保洁工作该由谁负责,但是第二天,垃圾却神奇消失了。“去年媒体曝光后也干净过一段日子,这回不知道能干净到什么时候。”昨天下午,正在候车的宁波大学李同学表示。3月30日《宁波晚报》 据了解,这里之所以经常垃圾成堆,不仅是因为该地处于宁波镇海区与江北区交界处,还因为道路与绿化带的保洁工作分属两地的公路养护、道路施工方和城管等部门负责。地域扯皮本来就够头疼的了,再加上两地各部门“理直气壮”的推诿,导致至今没有一个地方或部门站出来明确“认领”这一地块的保洁,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三不管”地带。 也许,站在各个地方、各个部门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块地方的卫生保洁工作,确实不应该由他们来管,而且全都拿得出响当当的依据,就算愿意“帮忙”,也正如江北区城管部门一位负责人所顾虑的那样:“毕竟这块工作不是职责范围内的,做好了还好,万一有不如意的地方,很容易被市民误解为我们工作没做好。” 但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工作需要协调是一回事,眼前的垃圾又是一回事,“扯皮”不能比“垃圾”还重要!归哪个地方、哪个部门管那都是你们“内部”的事情,咱就是希望在没有扯清由谁负责之前,能有地方或者部门先站出来做好这里的保洁工作,在此期间额外支出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尽可以在厘清归属后再“内部结算”。如果没有主动站出来的,那“上面”先指定一家也好。这样,类似的扯皮才不至于殃及百姓。至于“很容易被市民误解”的顾虑,那是“多虑”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怎么做,老百姓早晚会给予公正的评价。 “三不管”现象的出现,固然有行政区划、部门分属等“条条块块”的客观原因,但也不尽然。就算是普通百姓也不难发现,无论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件事情,如果有“利”,大家都争着抢着要管,工作主动性之强,效率之高往往让人叹为观止;倘若没有,就算是一家应当管好的事情,也经常会变成“三不管”,更别说是与多个地方、多家部门扯不断的事情了。 往深层次里说,“三不管”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相关人员心里有没有装着老百姓利益的问题:如果有,“三不管”就会得到多方的关注,变成“大家管”;如果没有,新的“三不管”还会层出不穷。我们期待,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干部作风的转变,能有更多的“三不管”变成“大家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