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投稿E-mail:ljz@cnnb.com.cn |
□枕 流 80后、90后的年轻人,可能还记得曾经有一首阿牛作词作曲、任贤齐唱红大江南北的歌,叫做《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表演很精彩,请不要假装不理不睬。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不要被我的样子吓坏,其实我很可爱……”这是一首曲调轻松、歌词俏皮、情意真诚的青春歌谣。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在校园时代于打打闹闹、磕磕碰碰的相处中渐渐互生情愫,但却不明白自己究竟有没有“爱上”某人。即便是爱上了,也不清楚自己该怎样去对待、去理解这份感情。于是男生总是在故意捉弄着那个自己最心仪的女孩;而女孩呢,百般腼腆,万种羞颜,可就是打死也不愿承认自己喜欢伊人。正因为年轻如斯,青涩如许,所以才会一心一意地相信浪漫童话,会一本正经地把玩笑当真,会对很多的人和事产生种种的期待、憧憬和好奇……直到美好的青春真正走远了。 《半熟少女》这部青春偶像电影,便是根据1998年任贤齐在当年春晚上演唱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一曲改编而来。而且,执导此片的不是旁人,正是它的词曲原作者:阿牛。影片一共由三个青春故事组成,这令整部电影有点类似三个微电影在同一主题统帅下的紧密组合。片中既有校园女汉子和呆萌男生之间发生的啼笑初恋,也有学霸女孩和一对双胞胎才子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纠纷”。那些年轻主人公们的脸上除了青春痘,还写满了各种叛逆与少年所特有的自我。其实都不过是些半大不小的孩子,可说他们幼稚,他们分明已经有了标准的成人外表;说他们成熟呢,他们待人接物,处事理情,又几乎完全走着叫大人们摸不着头脑的荒唐“套路”。十七岁的年龄,纵然情怀如诗,依然写不出真正清愁淡淡、寓意隽永的“诗”。因为男生们看似充满锐意激情,其实大多呆头呆脑,懵里懵懂,明明一天到晚都在和某个女孩捣乱,恍然间却发现,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正是成天被自己“欺负”的那一位。为了她,会变得如一头小兽那样勇猛坚毅。但因为鲁莽和冲动,往往连一句“表白”,也会被自己说得完全和传统情话背道而驰。女生则如含苞待放的花朵,穿着清一色的校服,照样散发出天赐的美感,而且一个个灵动可爱,抬眼扬眉,都是花季女子特有的痴情模样和卓越风华。难怪男生们要发出这样的惊呼:“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其实每个女孩都不简单。” 如果不去苛责年轻的“网红”(网络红人的简称)演员们因不甚成熟而略显浮夸、带有些漫画色彩的演技,那么《半熟少女》基本上还算是一部比较典型的国产小清新电影。影片画风淡雅清美,和暖宜人。剧情设计上的三个小故事,精彩程度也是呈递增趋势。唯有台词似乎太过模仿港台腔,所以听来总觉得不够自然。好在人物的部分言语,倒是趣味满满,搞笑中深含真意。细想:这样的话,似乎也只有那些半大孩子才能形容和概括地出来。比如:“朋友,就像肥肉,有了就甩不掉的。”让观众们真不免由此回忆起,曾几何时,自己也有过几个在玩闹中日益增进感情的“铁杆”;自己的浪漫岁月中也曾有过这样一首“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背景音乐。 其实,片中故事极力渲染的还是校园生活的一些细节,展现出我们在学生时代或许经历过的真实际遇。阿牛这个吟歌弄曲的音乐人,之所以要克服“隔行如隔山”的重重困扰来拍摄此片,想必也是出于对青春岁月中美好回忆的耿耿依恋。就如女作家三毛在诗里写的那样:“记得当年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青春已经远去,被日常琐屑时时羁绊住身心的我们,何得情怀似旧时呢?《半熟少女》里最闪光不外乎就是众人对于青春的回忆,青春的眷恋……即便岁月无法回头,但起码我们还能通过银幕上的绚烂光影进行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