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体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17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宁波)电影编剧高峰论坛讲真话道真情

琼瑶发来亲笔信
期待“创作环境海定波平”

  ▲《琼瑶诉于正案始末》一书的出版意味深长。
  ▲琼瑶发来亲笔签名信。

  □记者 顾嘉懿/文 胡龙召/摄

  

  作为文博会重头戏之一,中国电影编剧界的盛会———中国(宁波)电影编剧高峰论坛昨天在宁波泛太平洋酒店持续了整整一天,包括吴思远、王兴东等在内的31位影视文学界大咖围绕“逸夫故里,论影视剧本原创”这一主题,就如何保护编剧权益,网络IP热炒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回归影视文学性观照等命题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探讨,大家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提出了大量的建设性意见,发人深省。论坛上还进行了《琼瑶诉于正案始末》一书的首发仪式。

  《琼瑶诉于正案始末》首发

  2014年4月15日,琼瑶发表长微博举报于正编剧的《宫锁连城》抄袭其著作《梅花烙》,轰动一时。该重大案件经过19个月的诉讼,于2015年12月18日终审落幕,宣判琼瑶胜诉,被告于正公开道歉,琼瑶获赔500万元。事件的前因后果引发众多网民、读者的热议,在影视编剧界影响深远。

  在昨天的论坛上,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编著的《琼瑶诉于正案始末》一书首发。该书详细记录了琼瑶诉于正前后600个日日夜夜的经历,反映了琼瑶女士在法律选择中的进退,她在面对社会人性变化中的无奈、伤痛与煎熬,以及最终在市场和利益之间的冲破。

  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讲述了图书出版的始末,并称“这本书的出版意味深长”。他说:“法律之外,还要有道德的底线,使自尊、自律融入日常的生活。只有法律、行业公约、个人自律三位一体,才能共同构建保护原创的良好社会氛围,不再因维权而身心疲惫。”

  昨天,琼瑶虽未亲自到场,但发来一封亲笔签名信,她表示:相信该书的出版将给社会警示,为以后的著作权侵权案件提供范例;侵权不法利益与维权成本失衡,则文贼难防;著作权是创作行业的命脉,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信末,她说,“宁波之名,取‘海定则波宁’之意。我在海峡彼岸,期待着海峡两岸的文艺创作环境海定波平。”落款时间2016年4月15日,距离她发布长微博正好两周年。

  多位编剧批评网络过度炒作IP

  “香港影坛教父”吴思远在主题演讲环节第一个发言,就他在香港担任电影导演会会长期间在保护原创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无保留的分享。吴思远青年时代曾在邵氏公司任职,从场记一直做到副导演。近几年他与邵逸夫故里宁波关系密切,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以及微电影颁奖仪式等活动中常能见到他的身影。

  “邵氏电影公司一直对剧本非常重视,没有好剧本就没有好电影”。吴思远从自身经历说起,论证了“一个好剧本可以造就明星”的观点。1990年,一举把周星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推成大明星的电影《赌圣》就是吴思远出品,“一个演员光有才华没用,需要恰如其分的剧本推他一把。反之,一个烂剧本请再大的导演、再大的明星都没有用”。基于长期行业观察,吴思远还就电影时长设置、合理利用特技手段给予的创作空间、如何保护编剧的应有权益等问题做了深入分享。

  近几年,网络热门IP的改编成为影视行业的主流。但在昨天的论坛上,多位编剧均就IP过度炒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紊乱的价值观进行了批判。著名影视剧作家、评论家赵葆华说,在以市场成败论英雄的当下,“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大行其道,重颜值、重感官,“魔幻”“玄幻”“科幻”三幻电影多,迷恋世俗欲望,轻慢崇高精神,连好莱坞大片都望而却步,“中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应是讲好中国故事,在影片故事内容和艺术表达上下功夫。黄钟大吕绝不是网络IP构成的”。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宋方金也说,“现在,没有IP都不敢上街”。如今的电影市场是被互联网和资本裹挟的市场,资本与创作几乎是天然的敌手,“千万不要忘了出发的地方”。

  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柳建伟的发言则以《文学性永远是电影的第一生产力》为题。他说,当价值观出现问题的时候,票房越高、危险越大。柳建伟以《东京物语》、《罗生门》等为例说明“没有一部经典电影不以文学性为基础”,又以伯格曼、费里尼、费穆、谢晋等导演为例讲述了“没有文学至上的观念,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大师”的概念。

  《建国大业》《辛亥革命》等电影的编剧王兴东则最后做了《举逸夫精神旗帜,向电影原创的大海远航》宣言,激扬慷慨,鼓舞人心。“只要走进邵逸夫的世界,一切都能找到答案,特别是他对电影的品质,宁可烧掉不满意的影片……中国电影编剧学会的航船停靠在邵逸夫故里,就要讲真话、辩真相、道真情、求真理、出真品”。

  今天上午,中国电影文学学会还将在江北老外滩对面石库门1号举行创作基地揭牌仪式,预示该学会未来将经常在宁波举办活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