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湘波 通讯员 毛敏尔 梅佳怡 宁波人有多爱用公共自行车?看看“甬-00001”号公共自行车的使用记录就知道了:2013年9月26日首次服役被人租借,至今已有3170人次使用它,累计骑行里程超过11440公里,相当于宁波到北京来回4趟。 昨天,市公共自行车服务发展有限公司表示,首批公共自行车“服役”两年半,车辆眼下已经进入“多病期”,提醒市民租车前检查一下车况,同时呼吁市民爱惜车辆,减少因不文明行为导致的损坏。 公共自行车日均服务市民9万次 截至2015年底,宁波已投入公共自行车标准网点1240个,自行车3万辆。2016年日均租车量9.04万次,其中单日最高租车量出现在4月11日,达到14.46万次。 相比家用自行车,公共自行车长期处于“操劳”过度状态,大小“手术”不计其数。据统计,2015年维修量约有19.3万辆次,目前月均维修量在3.1万辆次左右,主要故障集中在刹车线及轮胎的磨损。 据悉,宁波第一批公共自行车,七成以上的零配件已被多次更换。 每月370辆次因人为损坏需维修 除了“操劳”过度,日晒雨淋自然损坏之外,公共自行车“也遇到一些不文明行为。之前相继曝出熊孩子破坏公共自行车、有人把桩架当泡面架等行为,上周又有两名醉汉恶意损坏公共自行车。 4月15日凌晨,城市阳光公共自行车网点,两名喝得酩酊大醉的年轻男子试图骑走一辆下架区的自行车。而下架的车辆全部被一根铁链锁住,因此他们怎么用力也没能把车子骑走,便转身暴力拽取桩位上的自行车。几经失败后,两人索性开始无节制地虐待公共自行车了,当“动感单车”,360度大反转车把,轮番对桩位上的车子折腾了一遍。 维护这个网点的修理工郑师傅发现,一共有3辆自行车和一个桩位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000元以上。 据市公共自行车公司统计,人为损坏成为导致车辆频频维修的一大原因,因市民骑行不当或不文明行为产生的维修量月均超过370辆次,其中挡泥板破损、车圈及前叉变形故障最为明显。 市民借用自行车前要检查车况 随着第一批车辆进入“多病期”,市民租借公共自行车时要特别留心各种突发小状况,上路前要检查车况,确认车辆完好。 前不久,有一名市民在骑行前调整了坐垫高度,但未充分紧固坐垫调节器,结果在骑行过程中因坐垫下滑而摔伤。因此,市民在骑车上路前,对车子的刹车、链条、坐垫等重要零部件必须进行全面检查,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市民骑车在坑洼颠簸的道路或在有高度落差的路沿“横冲直撞”,都会影响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寿命,也会影响本人的骑行安全。 此外,车篮放物品是大多数市民的骑行习惯,但过重的物品会导致车篮变形,还会导致车头不易把控,存在骑行安全隐患。 维修保养已加强,也请市民爱惜车辆 据了解,公共自行车公司近期已加强车辆巡检力度,并定期组织修理人员,在客流量较大的网点开展集中维保工作。不过,受人力物力限制,时常还是来不及维修保养“多病期”的公共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公司呼吁市民把公共自行车当做自家的车辆来爱惜,在享受公共自行车带来便利的同时,将这种便利完好地传递给下一个租用的市民。“希望大家能爱惜自行车,减少暴力破坏等不文明行为。”该公司一名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对于租用公共自行车不文明行为,主管部门除了曝光外,还可依据《租用公共自行车不文明行为处置办法》,对霸车、损坏车辆等行为进行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