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名人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雕刻人生

———记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陈贤高

  陈贤高,宁波奉化人,现为奉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宁波市十大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浙东头号花轿》在第四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特等奖。
  浙东头号花轿

  □陈 峰

  4月15日,宁波开启2016“东亚文化之都”年度盛宴,举行以“创意中华、点石成金”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宁波)特色产业文化博览会,其中6号馆是东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宁波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展览。在奉化展区,宁波走书《弥勒送桃》有滋有味地唱着,陈贤高戴着眼镜一凿一铲雕刻着弥勒佛像,游客围着他观摩、拍照、摄像,啧啧称赞不已。

  拥有雕花天赋的木匠

  1951年,陈贤高出生于奉化马头村,小学毕业后正遇“文革”,辍学在家,他喜欢和年长几岁的小伙伴一起,野天野地去疯玩。一次,他们从大人口中听说,村里来了一个会画画的“右派”,姓陈,毕业于浙江美院,画画很是了得,因戴上“右派”帽子而被遣返老家。小伙伴们闲着没事,经常去陈老师家帮忙干点活。见这些小孩子手脚灵活,陈老师便搬开桌子,搞了些笔墨纸砚,现场教他们画画。陈贤高虽然是最小的一个,却是画得最好的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深得陈老师的喜爱。

  农家的孩子哪有不干活的,学了一个月,陈贤高不得不拾起牛鞭去放牛。陈老师送他一本有关花鸟虫兽的绘画本,陈贤高如获至宝,每天带在身边,看看画画,有时还会跑到陈老师家去问问。也许就是这本绘画本,奠定了他的美术基础。

  做木匠的父亲见儿子平时敲敲打打的架势,是块吃木匠饭的料,便让17岁的儿子跟着自己学艺。两年半后,陈贤高已能独立完成全套普通家具的制作,顺利出师,很快就小有名气,也有了自己的徒弟,口碑渐渐传到周边的桐照、莼湖,远至鄞县、宁波市区。22岁那年,陈贤高给一户人家做一张结婚用的七弯凉床,主人的儿子跟陈贤高是朋友。七弯凉床的制作一般由木工和雕花工共同完成,虽说之前陈贤高没有单独做过雕花,但主人还是决定请陈贤高做雕花。初生牛犊不怕虎,陈贤高没有辜负主人的期望,举一己之力做出了有雕花工艺的七弯凉床。村里的很多人怎么也不敢相信,一个木匠居然能做雕花?许多人看过凉床之后,不得不承认这位木匠的确能做雕花。 

  消息很快传遍了家乡及周边地区,来请陈贤高的人越来越多。陈贤高很清楚,自己能雕花,起源于少年时的美术启蒙,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地拜师学艺,但他觉得,对能指出作品缺点的人,都要以师傅之礼相待。

  从雕花木匠到工艺美术大师

  1980年,陈贤高听说位于宁波新河头的江东工艺美术厂要找一个专雕菩萨的外聘师傅,便自告奋勇来到厂里应聘。厂方叫他雕一尊35厘米高的关公像,来考验他的水平。他花了5天时间,雕了一尊关公像,获得了外聘资格。此后他一直在江东工艺美术厂做外包活,一做就是20年,直至宁波二轻系统解体。

  1981年是陈贤高终生难忘的一年。厂长见他干劲十足又心灵手巧,便建议他做一顶1米5的小型龙凤花轿。刚过而立之年的陈贤高知道花轿工艺的复杂性不同一般,但他喜欢挑战。那一段日子,他废寝忘食,一头钻进“花轿”里,半夜里想起某个部位的雕花或是突然来了灵感,立刻起床去试验。花轿6个面,5个面由一大堆细小的人物和花纹组成,每个花纹和人物都有各自的寓意,可以活动拆卸,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陈贤高和手下四五人一起,用了1000工(每人一天算一工),花大半年时间,终于成功了。花轿拿到当年的广交会上,6个国家的外商看着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的精致小花轿,争先恐后地抢购。厂方信心十足,决定请他制作大的龙凤花轿。那次他还是领着四五个工人,对着一截截木头千锤百炼,完工后被新加坡客商抢购去。江东工艺美术厂的名气越来越大,陈贤高的个人名气在宁波也越来越响。厂方决心要以摆放在宁波博物馆的头号花轿作为蓝本,制作一顶目前为止全宁波最好的花轿。这是一顶真正的万工轿,召集了10个人,用了两年时间,大获成功。

  眼前的成绩让陈贤高愈加清醒地认识到,雕刻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1985年,九华山寺院住持慕名邀请陈贤高去修复菩萨,陈贤高把这当成一种自我修炼,三上九华山,一待就是大半年,潜心钻研技术,把寺院里所有的菩萨整葺一新,获得僧侣和游客的一致好评,他的雕刻技艺也越来越臻于成熟,作品更见功力。在寺院住持的口口相传下,湖南、湖北、江西的寺院纷纷邀请陈贤高,此后他的佛像作品遍布中国,除了苏州灵岩山的全堂佛像、杭州净慈寺的济公像,上海万佛阁、舟山普陀山等地都有他的作品,尤其是在九华山,大悲楼10米高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像(为当时中国第一尊最高最大的观音像)、百岁宫的五百罗汉像、甘露寺的全堂佛像、菩提阁的全堂佛像,均出自他的手。远在美国的殷先生想在唐人街展示五百罗汉像,慕名前来订购;英国某教堂通过外贸公司来订购窗架门架等雕花配件,装了整整一只集装箱……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陈贤高用精益求精的作品完成了从木匠到工艺美术大师的华丽转身,作品不断获奖。1991年,由他独立制作的仿古花轿获宁波市民间文艺作品特等荣誉奖;2010年1月,木雕《桃园结义》获宁波市第三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2012年9月,木雕《自在观音》在宁波市第五届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获铜奖;2012年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3年4月,木雕《布袋弥勒》在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铜奖;2014年5月,朱金漆木雕《宁波花轿》入选“美丽宁波艺之秀”宁波市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大展,被评为宁波市民间工艺美术优秀奖,同时他被评为宁波市十大民间工艺美术家;2015年,朱金漆木雕琉璃灯在浙江省民间灯彩大赛中荣获最高奖项“特别荣誉奖”,同时荣获省民间文艺专业最高奖“映山红奖”。

  凝聚艺术匠心的龙凤花轿

  陈贤高的名气从俗世传到佛家,从中国传到外国。与此同时,花轿业务接二连三而来。1987年,手头有了不少订单的陈贤高回到家乡,在莼湖镇上建起7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

  龙凤花轿作为中式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自“晒谷村姑救康王,浙东女子皆封后”的民间传说,距今有近900年的历史,它由原先的四抬花轿(俗称“半副鸾驾”)逐渐演变为八抬大轿甚至于十六抬大轿,是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宁波梁祝文化公园,精雕细琢、雍容华贵的1号龙凤花轿宛若天成,由陈贤高在1992年制作。轿高2.6米、进深1.5米、宽1米,轿顶由八戗角合成,正中魁星结顶,顶戗飞龙横空,檐角骏马奔腾,四挂面由三层12座伟岸森严的城楼合围,轿身每侧各有12块镂空的花板。花板雕饰有人物鸟兽、奇花异草、祥云紫霞,底部4只大结上,各置强健威武的上马将1个。花轿共分60多个部件,由300多个戏曲人物以及众多花卉、鸟兽、云彩等演绎“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状元及第”、“和合二仙”等民间故事,大部分以木材装饰,并结合玻璃画、刺绣等传统工艺,看上去层次分明、玲珑剔透。

  陈贤高说,花轿在整个制作过程不用一枚钉子,全用榫头衔接,要用到上百种刀具,以浮雕、圆雕、透雕、镂雕为雕刻手法,制作共分六步。一、选料。花轿在选料上非常讲究,所用木材既要质地轻,又要韧性好,还要不变形,故大多选用香樟、梓木、银杏等优质木材。二、搭架。架子是一顶花轿的根本,故用硬木搭建,搭建后的架子,犹如一张倒置的八仙桌。三、雕刻。按需选取各种木材,通过浮雕、圆雕、透雕、镂雕等手法,精制所有部件。四、上漆。将精制后的所有部件批上两至三道腻子,干透后按需上漆、贴金。五、组装。按设计要求拼接成形。六、附件。按八抬大轿计,附件为4.8米长的长轿杠2根、2米长的中轿杠2根、1.5米长的抬杠4根,轿杠之间以缠绕红绸的棕绳用8字结相连。除此之外,还有垂于轿顶檐角和檐边的九穗流苏4组、排苏4面。整轿结构严密、工程浩繁,所以民间有“千工床,万工轿”的说法。 

  陈贤高手头上正在赶制一顶龙凤花轿。至今他已制作了11顶龙凤花轿,其中2顶被宁波工艺美术研究所收藏,2顶被宁波工艺美术厂收藏,宁波梁祝文化园、杭州宋城各收藏1顶,剩下的被个人买去收藏。2014年制作《浙东头号花轿》去杭州参展,获浙江省特等奖,这顶花轿如今是镇厂之宝,摆放在厂里供人参观。

  中国的木质雕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运刀的转折、顿挫、凹凸、起伏,包含着雕刻者的思想和艺术追求。陈贤高在练成鬼斧神工之前,既没有拜过师傅,也没有理论功底,靠着不懈的努力,慢慢琢磨,熟能生巧,才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当我问起陈贤高至今带出了多少徒弟时,他笑着说,我的徒子徒孙们也早就当师傅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