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人文/名人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0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的本质就是内心的表达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之重孙女玛丽·罗兹专访

《宁波的桥》
  《扫山》
《云》

  “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展暨张尧艺术中心揭牌仪式”日前在宁波居家博物园拉开帷幕,作为法国艺术家领衔代表,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的重孙女———玛丽·罗兹出席了交流会的开幕式,并在现场展出了她到宁波后创作的十几幅油画作品。

  玛丽·罗兹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的直系后裔,1961年生于法国马赛,毕业于巴黎国家美术学院,现为职业艺术家。玛丽·罗兹非常有艺术气质,始终带着灿烂的笑容,在翻译的帮助下,她耐心而率直地回答了记者的所有问题。

  

  □记者 陈晓旻

  在宁波遇到中国文化让我兴奋

  本次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展上,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玛丽·罗兹的十多幅油画作品。这些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在宁波的20天时间里创作完成的。

  玛丽·罗兹是第一次来到宁波,在朋友的安排下,她在一个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博物园里生活和创作。玛丽·罗兹开心地说:“在这儿,与这些古老的建筑生活在一起,让我感觉和中国的历史相遇。我以前是画人物画为主的,那些梁廊上的人物雕刻真的很有意思,我很想把他们画下来。还有园子里的小桥流水、亭台楼榭,都让我感到兴奋,创作的灵感由此而生。”

  之前因为参加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她曾经到过北京、广州、深圳等一些中国城市,对中国的文化很喜欢。玛丽·罗兹指着一组山水画给记者看:“这是我第一次画这样的风景。”其中有两幅取名都是《宁波的桥》,透明而轻薄的油彩显得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小桥用水墨线条完成,让油画产生中西交融的趣味。玛丽·罗兹解释说,因为觉得中国的书法线条很有力量感和气韵,她也在学习怎样把气韵加入到用笔中,产生流畅的创作。

  另一幅《扫山》更是充满禅意,一座隐约的远山,非常雄伟,近处一个人在扫地。玛丽·罗兹说自己要表达的是一种人类视野的相对性。我们面对大山就想扫山,好像人类不断膨胀的野心,但其实我们只能扫面前的一片灰尘而已。

  她笑着说自己非常喜欢宁波的美食,中国的美食和建筑一样,特别丰富多样,只可惜自己记不住那些美食的名字。还有中国的朋友非常热情好客,这在法国已经不太能感受到了。

  曾祖父塞尚是个习惯孤独的人

  大家最关心的是她的身份。然而之前她一直回避自己的这个身份。玛丽·罗兹说:“在法国,如果你想借助先辈的名气出名,是会遭人鄙视的。大家会认为你是一个无能的人。”她说,其实自塞尚之后,家族中从事绘画的只有两位,“一位是我,另一位是我的爷爷辈。不过,爷爷那一辈因为离塞尚太近,塞尚的光环一直压迫着他。我也是在建立了自己的个人风格之后,才公开身份的。”

  保罗·塞尚生于法国埃克斯,与凡·高、高更并称为后印象派三杰,“现代艺术之父”。毕加索说:“(在艺术上)塞尚是我们所有人的父亲。”因为塞尚开启了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描画自然转向表现自我之路,自他以后,欧洲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玛丽·罗兹自小就喜欢艺术,她说也许有祖辈的影响,但没有那么明显。“我真正走上职业艺术家这条路,是因为艺术创作让我找到乐趣,而不是别的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和塞尚不是一个年代的,所以我更喜欢到当代生活中寻找灵感。”

  在玛丽·罗兹眼中,塞尚在艺术上最重要的贡献是构图,他找到了虚实、轻重之间的平衡,这跟中国画中的构图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她很敬佩塞尚在艺术上的创新和进取。“他一直在尝试让绘画脱离叙事,作为一种语言独立出来,让绘画不只是重现眼睛看到的东西,而是通过交错、组合,让绘画本身的张力充分体现。”

  她还表示,塞尚是一位很纯粹的艺术家,也是一个习惯孤独的人。“我的爷爷奶奶告诉我,塞尚通常都是一个人在创作,家人也都不会去打搅他。他创作也不是为了名声和地位。我想是创作本身让他觉得满足和开心。”

  玛丽·罗兹的绘画作品充满讽刺与童趣,这一直以来受到各大收藏家、艺评家的青睐与关注。

  现场展出的《云》是其中的代表。在由灰蓝、草绿和浅灰组成的色调中,粉红的裙裾宛如朝霞一样在空中轻松地荡漾,忽然其中一只粉红的高跟鞋一不小心飞向空中,似乎可以听到快乐的尖叫声……天空、人物、光影在轻松的笔调中游走和呈现,交织相伴,浑然天成。也许这就是她观察世界的视角和对生活的理解,正如她绘画中的“模糊系列”所体现的人物与环境的抽离,画笔中所描绘的看不清的人脸与环境的融合。

  对于自己的油画风格和作品,她轻易不肯做评价,说:“作品好坏,应该由策展人和评论家来说。”然后她把眼光转向了策展人。

  玛丽·罗兹对抽象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最欣赏的艺术家,除了塞尚的学生毕加索,就是皮埃尔·苏拉热。皮埃尔·苏拉热是法国抽象艺术领域的关键人物,是不定形艺术和姿态抽象的领导人之一,以擅于运用黑色闻名,他的绘画语调是带有书法美的黑色交响曲,“将黑色从黑暗中解放出来”,相当于中国先人说过的“知白守黑”的意境。皮埃尔·苏拉热也是在众多西方抽象画家中,最容易被东方接受的一个。

  姿态抽象指的是像在书写巨幅的中华书法一般,身体姿势随着笔刷移动的绘画。玛丽·罗兹也对中国的书法充满兴趣。在她眼里,其实中西方的差异没有那么大。她说现在只是尝试,回到法国后她还会继续这方面的创作。

  对于油画艺术的现状,她坦言,在法国,传统的架上绘画已日益被艺术圈“边缘化”。如今最火热的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以及行为艺术,而传统的架上绘画则沦为“非主流”,“法国这些年也不重视架上绘画,因此我们也在抗争。不像中国,架上绘画的氛围这么好。”

  不过,玛丽·罗兹表示,法国的艺术是包罗万象的,架上绘画也能细分很多种,有至今坚持古典主义画法的,也有实验性的、当代性的。同时法国政府也制定了各种政策来扶植艺术,职业艺术家有专门的机构为其购买社会保险,以保证他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因为艺术的本质就是内心的表达,因此每一个艺术家都可以选择自己适合和喜欢的表达方式,没必须去追随潮流或者迎合市场。”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