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身边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最温情的陪伴叫“心理陪伴”

北仑新碶街道“温心家园”帮扶失亲家庭

  昨晚,心理陪伴团队成员在研究一户失亲家庭的探访方案。 黄伟君供图

  □记者 王元卓

  

  昨天,北仑新碶街道计生办主任黄伟君打算为自己辖区的失亲家庭申请一部专门的陪伴热线,在此之前,她和自己的团队,“温心家园”的另外5名心理陪伴团队成员,为44户失亲家庭开放个人手机作为陪伴热线已经整整一年了。他们面对的对象,是突然失去亲人的家庭,尤其是那些中年或老年丧子后成为空巢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困难不是经济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孤独无依,所以“心理陪伴”成为帮扶他们最有效的方法。

  去了无数次才敲开的门

  去年5月,新碶街道温心家园心理陪伴团队正式成立。成立之初,他们曾面对这样一户家庭:一对中年夫妇满怀喜悦地将独生儿子送到高校,但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噩耗,儿子在学校意外去世了。这对夫妇从此足不出户,将自己封闭在房间里,仿佛时间已经凝固,世界已经完结,他们再也没有希望。 

  面对这样的家庭,黄伟君、何传领等6人团队的任务十分艰巨。他们很想走近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但不知道怎样敲开那户人家的门,不知道如何开启那第一步。大家来到这户家庭的门前,想敲门,但又犹豫着不敢敲响。这样来来回回走了十来趟,终于鼓起勇气,叫开了门。

  开门的那一幕,团队成员可以说是永远都不会忘记,夫妻俩面如菜色,家里的窗帘关得严严实实,那天虽然是阳光灿烂,家里却是漆黑一片,女主人正蜷缩在沙发的一角,几乎对他们的到来没有任何意识,只有男主人强压着悲痛招呼他们坐下。但大家坐下来时,却面临着长久的沉闷,那种沉闷让人心痛,如果不是为了真的想帮帮这对孤独的夫妇,黄伟君和何传领他们再也没法呆下去,一定会抽身而去。第一次开了门,就有了第二次,一次又一次,黄伟君他们每月几次的到来,慢慢地开启了夫妇的心灵。后来,他们发现主人终于将窗帘拉开了一道十几厘米的口子,阳光也可以洒进来了。女主人呜咽着和心理陪伴团队成员说起了儿子,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儿子是多么阳光,多么潇洒,又是多么孝顺,说着她那时想给儿子买一双名牌球鞋却没有买成,儿子还说暑假要来家里和同学开派对……她将锁在心里的许多话倒了出来,这些关乎儿子的话题,夫妇俩平时在亲属面前都不会提及,现在他们终于肯在黄伟君面前讲起,也有时候会打电话给陪伴成员来倾诉。

  倾听和陪伴是温心家园心理陪护团队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因为这些家庭的困难并非经济上的贫困,物质上的支持没有用处,失亲家庭的帮扶唯一能用的就是真情的心理守护。他们必须不厌其烦地听对方倾诉往事,哪怕是一百遍一千遍都要和主人一起来咀嚼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一次又一次,灾难中的苦与毒才会在倾诉与倾听中慢慢地被洗涤。

  据黄伟君介绍,这户家庭的女主人,如今已经能够走出家庭,渐渐到社区里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男主人也开始振作起来,夫妇俩终于回归到了现实中。

  说起天堂的父母才让男孩开了口

  还有一户家庭,耄耋之年的爷爷奶奶带着上小学的孙子,因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才三四岁时相继去世。老人将所有的爱都倾注于孙子身上,孙子的心底却似一口枯井永远也流不出活水来。有时候老人的爱也会成为另外一种伤害,因为他们从来不允许孩子问爸爸妈妈的话题,一问,老人和所有亲属都会集体陷入沉默,让孩子感到无助和恐惧,后来孩子就慢慢地闭上了嘴,直到有一天,老人发现孙子再也不会笑了,哪怕是生活中的话题,孩子也不再开口。老人慌了,找到了黄伟君的心理陪护团队。

  于是心理陪护团队成员司马朝芳等人就在孩子放学后到家里去守候孩子。从孩子上学学哪些课程,喜欢什么样的书,有哪些好朋友等等最平常的话题唠起,一次不行,再一次,再次不行,第三次,终于有一天,孩子肯和他们说班级上的事情。当他们和孩子说起感兴趣的人与事时,他们看到了孩子上扬的嘴角透出的一丝微笑,成功了!他们每周定期上门三次去陪孩子,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说起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孩子说他想起爸爸妈妈生前带他去玩的情景,他还想念爸爸给他买过的玩具。黄伟君和司马朝芳尽情地让孩子倾诉他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之情,让孩子完全地诉说他和爸爸妈妈之间美好的往事,这些事情是他平时从不在别人面前提及的,但在黄阿姨和司马阿姨面前可以充分地表达出来,并获得她们最大的支持与理解。心理陪护阿姨告诉孩子,他永远有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永远爱他,只是他们现在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好好学习,开开心心地生活,如果他每天愁眉苦脸,爸爸妈妈一定会心疼,一定会不高兴。用这样的方式开导,懂事的孩子终于打开了心锁,慢慢地变得活泼起来,也接受了爸爸妈妈已经离开的现实,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

  据孩子的爷爷奶奶说,孙子现在开始变得懂事起来,平时还能帮爷爷奶奶干些家务,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最要紧的是,还常常能看到他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笑容。老人说,是司马朝芳和黄伟君她们的耐心和体贴打开了孙子心中的锁。

  生活的陪伴是失亲家庭最需要的

  在心理陪护团队每个人的手机上,都存着44户失亲家庭的电话,特别是对其中7户70周岁以上的老人家庭,他们随叫随到,即便老人不叫,他们都会定期一周3次上门看望。

  黄伟君的团队说,他们最怕的是这些失亲家庭不接纳他们的帮助。打开失亲人员心门的每一步都很艰难,即便被骂出来,推出来,他们还是会上门,因为他们知道,对方不是故意的,他们只是太无助太悲伤。但是再冷漠的人,也是需要爱的。所以他们这个6人团队不会解散,会一直走下去。而且,为了更好更专业地帮扶失亲家庭,他们将招募更多有心理咨询师或社会工作师专业证书的志愿者加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