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 手上戴着手套,身上穿着防水塑料外套,不停地将蒜苗的尾部浸入到白色的不明液体中随后拎出堆放在一起……这是近期微信传播次数较多的一个“蒜苗蘸料”视频。不少民众看到之后颇为担心,视频中的不明液体到底是什么?蘸了“料”的蒜苗是否对身体有害?刚上市的当季蒜苗还能放心吃吗?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凤忠介绍,5月份正是蒜苗收获的季节,网上那段视频录的就是蒜苗收获后、入库贮藏前的处理,用来蘸蒜苗的乳白色液体是一种蒜苗保鲜剂乳液,其主要成分是咪鲜胺,可有效抑制蒜苗贮藏期霉变、老化,结合冷库贮藏可使蒜苗的贮藏期延长至8个月以上。 咪鲜胺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属于上面说的液剂,从咪鲜胺在其他农产品中残留代谢情况看,常温下咪鲜胺的半衰期约为10天,1个月后降解率可达90%;冷库条件下70天左右其降解率可达90%,若蒜苗经过8个月贮存,其中残留的咪鲜胺也降解了。 别看现在蒜苗已基本实现了常年供应,但其实蒜苗原本并不好贮藏。 蒜苗的苔苞部位作为“传宗接代”的器官处于发育旺盛阶段,若不在低温、高湿、低氧的条件下贮存,食用部分的营养和水分会迅速“贡献”给苔苞,自身老化、纤维化,就根本没法吃了;而在高湿条件下,蒜苗的梢部特别容易发霉,一旦发霉往往造成整库蒜苗“全军覆没”。 蒜苗采后若不采用任何保鲜措施,也就能放一周左右,加上冷库贮存,也就能延长到两三个月。 王凤忠说,为了解决蒜苗贮藏的难题,蒜苗保鲜剂早在20年前就开始应用了,它的研发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的,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烟剂,蒜苗入库架上预冷期间进行密闭烟雾熏蒸抑菌;另一种是液剂,也就是视频中使用的这种,在蒜苗入贮前或库内预冷期间,进行蘸梢或喷梢,晾干后装袋,达到抑菌防腐目的,同时兼有对苔梢保绿防衰的作用。 2015年,全国蒜苗入库贮藏量高达80万吨,是我国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藏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 专家介绍,2005年以来,我国蒜苗一直大量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出口的蒜苗产品大部分也经过冷库贮藏。日本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非常严格,其中就要求净菜中咪鲜胺残留不得超过0.05mg/kg,而十多年来,我国蒜苗对日的出口未出现因保鲜剂超标而大批受阻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