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16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淡妆浓抹总相宜

“冯信群·梁钢水彩画展”带您领略现代水彩之美

  《桥上的风景》 冯信群
  《浮想绕俏》 梁钢

  □记者 陈晓旻

  

  昨日,“彩悦生活—冯信群·梁钢水彩画展”在宁波汇港美术馆开幕。来自西方的水彩画艺术进入中国已有百年历程,而上海又是这一领域的“开埠”之地。本次展览邀请了两位来自上海的著名水彩画家冯信群、梁钢,展示了60余幅风格俊逸、清新洒脱的作品。

  水彩也可以表达人文关切

  传统的水彩画题材,以静物风景为主,人物题材也局限于肖像,极少去表现复杂的主题性群像。然而在这次展览的现场,记者发现有不少人物题材的水彩画,有都市的少女,也有少数民族的老人,有悠闲的游客,也有朝圣者,好几幅都是群像,带着一种故事化的情景。这些都是冯信群的作品。

  冯信群指着其中一幅《迎亲》介绍说,这是去黄河岸边写生的时候画的,当时赶上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热闹非凡,鲜艳而富有戏剧色彩的服饰让他眼前一亮,映衬着贫瘠的黄土,反映了黄河岸边生生不息的活力。他赶紧把充满民俗的一幕速写下来。而《桥上的风景》则是土耳其的市井生活,很多人在桥上钓鱼,也有很多人在看热闹或者从桥上走过,繁杂的人像非常立体而鲜活。冯信群说:“我特别喜欢画人,因为只有人的存在才是最美的风景。”

  冯信群是华东大学服装与艺术学院的副院长、教授,上海目前水彩画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擅长于人物和风景写生。冯信群说,自己大学本来是想考油画专业,对人物的素描很是下了功夫,虽然后来读了环境艺术,也改行开始画水彩,但是对于人物画一直是喜欢并坚持在画的。尤其在用水彩画人物得到大家的认同后,他更是坚持了自己的方向。

  他表示,相对于“交响乐”般的油画,水彩画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轻音乐”,但是同样可以用来表达大关怀,无论是对于人生的表现还是对自然的描绘,都可以体现艺术家的人文关切。“水彩人物画最难的是形象造型的塑造和人物心灵的表达,如何突破如何发展,让中国的水彩走向当代,这是水彩人物画发展的方向和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水彩和中国画的审美有相通之处

  梁钢的水彩作品《荷系列》,颇有中国画的风韵。事实上梁钢是个善于探求变革的画家,曾多次获得国内外水彩画展的大奖。本次展出的《音律系列》《荷系列》等作品,都是以肌理符号、形态构成和色彩对比的组合来体现主题,具有一种当代艺术的形式感与视觉冲击力。

  梁钢告诉记者:水彩画虽为西洋画种,但与中国画的审美意趣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中国画和中国书法都是以水为调和媒介,用水分的干湿浓淡表现画面,而水彩画创作中也有一种画法叫“湿画法”,强调的就是如何运用适度的水分表现水与色、光与色、空间与体感的。这与中国画中的水墨意趣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梁钢说:“在我的水彩画中,经常运用干湿结合的画法,使画面既有水色浓淡交融,又有空间透视等严谨的造型控制,既了体现中国文人审美情趣,又兼具西洋艺术的绘画要求。”他认为:“水彩的技法是色彩画里最难把控的,颜色如此丰富且变化多端。颜色和水之间的交融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更是一种挑战。因此中国画的文化传统,有助于我们对水彩画的把握,比如那种水色迷蒙、氤氲化醇的气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